游子吟论坛游子盛宴随便聊聊 → 转贴——《郑祚昌:我不想谜语这门好东西灭了》


  共有683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贴——《郑祚昌:我不想谜语这门好东西灭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王子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首席文丐
等级:进士 帖子:279 积分:1004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2/11/4 19:19:32
转贴——《郑祚昌:我不想谜语这门好东西灭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28 2:45:23

2003年11月3日《金华晚报》十一版琚红征采访

郑祚昌:我不想谜语这门好东西灭了

    郑祚昌刚买了新房子,但他却宁肯呆在兰溪市古商城转虹桥内的老屋子里。他说,在这里一坐,就有灵感。况且,有许多熟识的街坊找他瞧病,换地方怕寻不见。在斑驳的八仙桌旁,他依旧埋在杂乱的书堆里入神地冥想,斜入堂前的阳光下,一头灰白的发茬特别惹眼。
    这座祖辈留下来、有150年历史的老房子,是郑祚昌的出生地。他从1980年在这里开始制谜,已历24个寒暑,手抄“谜苑雏音”16本,共制谜23743条,平均每天2.743条,被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和金华市委主编的《金华之最》推崇为“谜语大王”,事迹曾几上中央电视台。
    与郑祚昌先生已是老朋友了,每次见面总觉得他有老态却不龙钟,话语清晰、思维敏捷。他今年74岁,虽出身贫寒,却多年浸淫传统文化,颇有见识。他的父亲郑且屏虽是清朝最末一批秀才,但因所得薪金微薄,只能让郑祚昌很早辍学在家。在17岁时,郑祚昌进宏昌米行做学徒,解放后并入粮食局,以后辗转到轴承厂,直至退休。
    郑祚昌从小喜谜,他的拆字谜联在当代谜坛独树一帜,影响深广,他还精于楹联、古典诗词的创作,并将灯谜、楹联两种不同的艺术揉捏在一起,创作了大量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谜联作品。
    1986年,郑祚昌以谜联“燕子衔泥双比翼,蜻蜓贴水两翻飞(坐、洼)”,荣登湖北武汉市举办的韩家杯全国字谜比赛榜首。该谜运用传统扣法,即“人”字象形燕子,“土”字象形蜻蜓,巧射“坐、洼”两字。同时上、下两个谜面又合成一副联,所以,看似平常,却回味无穷。
    1997年香港回归,老人喜作“只要双方合作,允许一国两制”的字谜,利用异体字的特性,巧射“珏”字。此谜在杭州的《文化娱乐》杂志上,从全国5100余条谜中脱颖而出。长江三峡工程举国关注,在大江胜利截流之际,老人又作“大江截流,统一加固”,射“奎”,表述了一个中国人由衷的豪情。
    1985年,天津的《智力》杂志第三期举办千年奇对求偶全国征稿活动。据《三言二拍》记载,北宋王安石曾三难苏学士,以一首奇联最终难住了这位才智过人的苏东坡。这首近千年来无数文人骚客不能应对的奇联被郑祚昌拿下。上联“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联中既有地名“铁瓮城”(即江苏镇江),又有方位词和金属名称,要做到对仗工整、音律得当,确非易事。
    郑祚昌苦思冥想,阅尽全国两千多个县的地名,终于发现云南有个石屏县,该县石屏寺成为他破译千年奇对的“密码”:“石屏寺北桃李杏花一家春”,以天衣无缝的组合赢得评委的肯定和楹联界的推崇。
    郑祚昌1977年生了一场大病,靠看医书为自己诊治,并自学成医。学中医需丰富的古汉语知识,而制谜也是如此。郑祚昌人称“谜痴”。平日出门,常遇到熟人打招呼而不觉,睡觉时,笔墨放在床头,稍有灵感,便提笔记下。
    如今灯谜这一行在社会上并不风行,郑祚昌惟一制谜的徒弟也兴趣大减,一大批老朋友、谜界名宿也都年事已高或已驾鹤西去,但他却从不气馁,他说:“我为谜语而活,我所做的,就是不让这门好东西灭了。”


2004年9月22日《金华日报》第七版作者李俏红

金华制谜第一人


25年制谜24635条


    在金华谜界,提起郑祚昌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说郑祚昌是金华制谜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不仅在金华有名,在全国谜界也是泰斗级的人物。他曾三次获得全国制谜大赛第一名,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曾介绍过他潜心制谜的故事,其名被收入《当代民间名人辞典》,被誉为“谜语大王”。
    今年74岁的郑祚昌当年是因为在《文化娱乐》杂志上看到一则好灯谜而迷上制谜的,从此就一发不可收。至今他依然很清楚地记得那则谜,谜面是:“包胥哭秦庭”,打一军事名词。谜底是“申请退伍”。郑祚昌看过春秋战国的史料,知道申包胥为请退掉伍子胥的兵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他觉得这个谜做得太巧妙了,从此与谜语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他自己的谜语也在《文化娱乐》杂志上登了出来。
    然而制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古今中外的知识都得懂一点。为了制谜,郑祚昌背下了许多电影、电视剧名称和众多科学家、艺术家的名字,还记下了全国2200多个县市名。郑祚昌最擅长的是字谜,字谜比一般的谜语要难做,因而做的人也少。但郑祚昌却着了迷,常常为了一条谜语忘记吃饭睡觉,走路也会因构思入神而走错,甚至半夜里醒来,想到白天没有制完的谜语,都会起床想上一阵子。
    每一条谜语的制作都是一个绞尽脑汁的过程,制谜不仅要求语言通俗,琅琅上口,而且供人猜测的隐语要和暗射的事物或文字相吻合,其讲究的是一种精巧和曲径通幽的情趣。郑祚昌认为要把谜制好,首先应该走自己的路,“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使自己的谜语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郑祚昌最有特色的谜是对联字谜,其不仅要注意平仄,而且要讲求对仗工整。如他的对联字谜:“一边明月一边柳,半映渔村半映桥”,既有画面又有场景,极为工整,上联是打一个“桓”字,下联是打一个“淋”字。还有如“岁岁除夕花开后,个个今朝含笑归”,上联是打一个“茁”字,下联是打一个“吞”字。“岁岁除夕”就是一个“出”字,“花开后”剩下一个“艹”,合起来是个“茁”字。郑祚昌说,谜语这东西想进去了就非常有意思。正因为郑祚昌的字谜做得非常巧妙,在《中华字谜大全》中,他就有30多个字谜被收录进去。
    郑祚昌不仅是制谜的高手,而且对联写得非常好,在全国楹联比赛中还拿过第一名。此次他为第五届中国兰花节写了一副对联:“日照苍梧双城盘山依兰影,云浮灵璧三江响水屯溪声”,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独具匠心。因为“日照”、“苍梧”、“双城”、“盘山”、“依兰”,“云浮”、“灵璧”、“三江”、“响水”、“屯溪”都是地名,一副对联用了10个地名,而且如此得体,确确实实得动一番脑筋。
    目前最让郑祚昌苦恼的是,虽然金华有不少谜语爱好者,但真正能静下心来跟他学制谜的一个也没有。一是因为制谜太枯燥,二是没有经济效益,三是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古文也要精通,因为许多谜语里都含有典故。郑祚昌说,也难怪现在的年轻人学不住,他当初也是靠毅力才坚持下来的。桌上摆着郑祚昌厚厚的16本《谜苑雏音》,里面记录着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谜语,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既生动又形象。
    在同治八年建造的老屋里,阳光透过天井射下来,整个午后静悄悄的,郑祚昌总是坐在一个大圆桌前,孜孜不倦地思考着。他说身体好时,一天平均要制三条谜,如今制谜已经成了他晚年的一种精神寄托。


2005年7月13日《游子吟》论坛  文/王勇(杭州日报)

讣告

尊师郑祚昌先生因患肝癌不治,于2005年7月12日去世,享年76岁。
郑祚昌先生,籍贯浙江省兰溪市。郑老从谜近三十载,谜作逾万,且多佳构,尤擅字谜。联谜甚工,堪称一绝。为人谦和,习性耿直,是为艺德双馨。
郑老追悼会定于7月16日举行,谜师友倘有挽联诗词以表悼意者,可电告或EMAIL转交。(email:hzrbwang@tom.com)

弟子:王勇(杭州 王子)泣告


郑祚昌谜语欣赏

欲问无门心带愁(字)啾
浙江兰溪郑祚昌 作谜
谜面如泣如诉,极富感染力。“问”“愁”二字的取舍十分自然,底字“啾”悄然若揭,欲露无痕,呼之欲出,得来容易而不显直白。

——《独脚虎》第5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2:46:04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