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论坛游子盛宴随便聊聊 → 关于诗的断想[转帖]


  共有51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关于诗的断想[转帖]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东郭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秦川稼娃、西安闲人
等级:总督 帖子:715 积分:5435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2/10/31 2:15:43
关于诗的断想[转帖]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8/30 0:20:13

转一些发表于清韵论坛关于新诗的帖子。大家看看,有何感想随便聊。不知文学上诗 是如何定义的(就是有也是人为的),作为普通百姓俺觉得新诗旧诗都是诗,民谣、 歌词等有韵味的有节律的都应算在诗词之列吧。诗经里的“风”多是普通百姓嘴里 唱出的,或许有些文人加工雕琢了一些,后来的乐府也是差不多同样来的。爱新诗 没必要抵毁旧诗,爱旧诗也不必鄙薄新诗。中文是历史长河中仅存下来的象形文字, 这一特点,注定了隔朝隔代,人们仍能欣赏先人的文学作品。所以只要方砖般的文 字在,唐诗宋词将会被传诵下去。只要方砖般的文字在,还会有如你如我的人,千年 万载后曲里里拐弯弯地别解得趣,乐于谜而不疲。


谜虽小道,可陶性可冶情。谜或雅,可随鸿儒茶余遣闲趣;谜或俗,亦适百姓饭后寻欢欣。颠狂怒骂以谜出气片刻,喜笑颜开凭谜助兴一时。观谜不以人之短而生谩语,玩谜不以己之长而显忘形。谜益修心长才识,谜宜养性添雅风。射虎同流濯足偶遇馥芳仙客,携灯溯水洗耳一闻逐臭庸言。一猜猜出几多流水,一射射来些许高山。故谜虽旁门,常使玩家神往;谜原左道,多让恋者心痴。人亦迷其谜,谜亦迷其人。东郭曰:谜道如此,何其乐哉!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东郭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秦川稼娃、西安闲人
等级:总督 帖子:715 积分:5435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2/10/31 2:15:43
拒绝新诗[转帖]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8/30 0:22:15

(漱寒发表于清韵论坛诗韵雅聚http://www.qingyun.net/dbbs/shi/) 拒绝新诗 关于诗的断想 李钟琴 一 五四以降,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文坛上,新诗也取代了旧诗。这对诗来说,到底 是福是祸,其实到现在还很难说。 何谓新诗?照我的理解,就是用大白话入诗。诗是一种语言凝炼、意境深远、琅琅 上口、便于记忆的韵文,如果用大白话来写诗,这与分行的散文还有什么不同?诗 还能叫诗吗?我对此大惑不解。 后来听到有人讽刺说,如今写诗的比读诗的还多!还有个笑话说:某地倒了一面墙, 砸死了七个人,有六个是诗人,其中有五个是“桂冠诗人”。剩下的那个,还是个 写散文诗的。 又听说,国内的诗歌杂志,订户少得可伶。目前,已经有几家诗歌刊物吹灯拔蜡了。 我不禁要问一句,用林彪的句式,就是:新诗到底还能写多久? 为什么唐诗宋词的 名篇流传千余年而不衰?为什么毛泽东、鲁迅等人的诗作都是以旧体诗闻名于世? 为什么郭沫若等新诗的始作俑者到了后来反而专写旧体诗?为什么人们写文章都乐 于引用古诗而不是新诗? 问题出在哪儿呢? 二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是匈牙利诗人斐多菲的诗作,经柔石翻译成以上五言诗的形式后,竟致家喻户晓。 试问,外国诗人的哪首诗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答案可能就是这一首。外国名诗多得 很,恐怕能让多数人背下来的,除了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之类断句 之外,只有这一首了。 如果用白话文将上面的诗再“译”一下,将是什么效果呢?我们不妨试一试: “生命是很宝贵的, 爱情的价值更高。 如果是为了自由的缘故, 这两个都可以不要。” 一变成白话文,便诗味全无了。如果当初柔石是用白话文翻译的,我想,这首名诗 在中国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如果没有文采、不讲音韵, 是很难得以流传的。 而白话诗,恰恰冲淡了诗的文采,摒弃了诗的音韵。可以说,白话诗之取代旧诗, 诗所讲究的音韵之美,变得可有可无了;诗所讲究的语言之美,变得味同嚼□了, 诗所讲究的形式之美,变得杂乱无章了总之,诗,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经过新诗 的“创造”,成了几句大白话。如此之诗,既使有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意境,但失 去了语言和形式的双翼,能够广为流传吗? 三 在文学艺术形式中,诗,应该是最严谨、最高雅、最简炼、最优美、最有难度的一 种艺术形式。如果想随心所欲地写,那最好采用别的文体,别糟踏了诗! 有人说,古人可以写古诗,今天我们都说大白话了,为什么要复古呢? 古人说的是什么话,或者说古人的口语都说了些什么,其实是不难弄清的问题。我 们读古文,总是误以为古人说话也这样文诌诌的,其实不然。从古代的通俗小说中, 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说话,与我们今天的口语,并无太大的不同。说话是说话,写 诗是写诗,二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不能随口说出两句大白话,就说这是一首诗。 也就是说,诗,从形式到内容是有很多讲究的。写出的东西什么也不讲究,那不是 诗;即使你将这种东西叫作“诗”,它也成不了诗。 四 可笑的是,有一段时间,国内的诗人们纷纷写“十四行诗”等国外的格律诗。 “十四行诗”是什么?十四行诗起源于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是一种格律比较严 谨的诗体,十六世纪传入英国,盛极一时。英国十四行诗有多种变体。常见的莎士 比亚体为五音步抑扬格,十四行诗共分三段,按a-b-a-b-c-d-c-d-e-f-e-f-g-g 押 韵。最后两行往往带有警句性质,总结全诗。 中国人学写外国的格律诗,同英国人用英语写中国的七律一样令人莫名其妙。好在 绝大多数中国的“十四行”诗人不懂人家的诗也是讲格律的,就如同有人只知道 “七律”就是八行七字句一样,他们写“十四行”诗,只是知道这种诗体只能写十 四行。无知者无畏,于是竟也有冯至等人大出了一阵风头。 这样的东西,能为新诗创作找到出路吗?经过读者和时间的检验已经给出了答案。 五 纵观中国文学史,许多文体历来都有传承关系。如宋词脱胎于唐诗、元曲脱胎于宋 词、明清小说脱胎于唐宋传奇 而到了新诗这里,情况就不同了。新诗并没有脱胎于旧诗,旧诗与新诗没有任何传 承关系。 新诗脱胎于什么?脱胎于大白话。中国最早出版的白话诗集,当推胡适的《尝试集》。 试看其中一首诗: “这株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 这还有韵脚呢!后来者写的那些无韵新诗,那才真是脱胎于大白话、复归于大白话 呢! 常有新诗作者叫嚷写诗难、发表难、出集子难。只要有钱,其实这些都不难,难的 是有读者。 六 我一直有个感觉,即新诗与中华传统文化是脱节的,是不和谐的。 譬如书法作品,有几件是以新诗为书写内容的?如果一幅很好的书法,写的却是一 首新诗,会让人感到滑稽,怎么看怎么不谐调。 题画,题上两句古诗词,会增加画的文人气;而题上两句新诗,便显得不伦不类。 同样,名人题诗,写古体诗才显得有水平;写新诗,本身就是笑话。 七 这篇文字的初稿在一个网络论坛上贴出后,有网友质问我:“问题是,不要新诗我 们要什么?让那些僵死的格律复活?或让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的打油诗在圣洁的 诗坛上开张?” 我回道:你还别说,那些打油诗比新诗更有市场、更有读者,往往一首既出便众口 流传,为人们津津乐道。打油诗的内容嘛,固然是大家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而打油 诗形式,仍是采用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的旧体诗的形式啊!如果换成无拘无束的新 诗体,试想,能广为流传吗? 八 有意思的是,鲁迅和毛泽东都不主张年轻人写格律诗,但他们却大写格律诗,不写 新诗。 陈毅爱写诗,早年新过新诗,后来改弦易辙,学写旧体诗。他写过的新诗,人们一 句也没记住,他写的旧体诗,倒是让人们背过了几首,如《咏青松》、《梅岭三章》 等。 毛泽东给陈毅写信论诗,说“新诗数十年来迄无成功”,为什么新诗创作到头来没 能成功呢?他没分析原因。看来这个问题值得文学研究者、诗歌爱好者们好好研究。


谜虽小道,可陶性可冶情。谜或雅,可随鸿儒茶余遣闲趣;谜或俗,亦适百姓饭后寻欢欣。颠狂怒骂以谜出气片刻,喜笑颜开凭谜助兴一时。观谜不以人之短而生谩语,玩谜不以己之长而显忘形。谜益修心长才识,谜宜养性添雅风。射虎同流濯足偶遇馥芳仙客,携灯溯水洗耳一闻逐臭庸言。一猜猜出几多流水,一射射来些许高山。故谜虽旁门,常使玩家神往;谜原左道,多让恋者心痴。人亦迷其谜,谜亦迷其人。东郭曰:谜道如此,何其乐哉!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东郭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秦川稼娃、西安闲人
等级:总督 帖子:715 积分:5435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2/10/31 2:15:43
向新诗开炮! [转帖]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8/30 0:23:44

(少室野老发表于清韵论坛诗韵雅聚http://www.qingyun.net/dbbs/shi/) 向新诗开炮! ──少室野老《格律漫谈》(节选) 诗歌、音乐与文字反应堆 听席琳迪翁唱《泰坦尼克》主题歌真是回肠荡气、悲壮哀戚,但我自己每次听这首 歌的中文翻译版,浑身都起鸡皮疙瘩。觉得不仅不好听,而且非常难听。其实,许 多翻译歌曲都很难听,包括一些翻译得很好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唱出“冰雪” 两字还罢了,后面唱“遮盖着伏尔加河”,总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翻译 歌曲的致命弱点就是:很难让另一种语言的歌词其本身的发音与原来的音乐旋律相 协和。音乐旋律正处在一种哀婉的悲泣之中,而翻译歌词本身的发音却可能铿锵洪 亮、掷地有声;音乐旋律正如怨如诉、凄惋缠绵,翻译歌词本身的发音却可能斩钉 截铁、节奏明快。 有作曲填词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依词谱曲,就要仔细品读歌词本身的发音,让自 己所谱的音乐旋律与歌词本身发音之间尽可能和协,避免产生冲突;依曲填词则要 仔细体会音乐,让自己所填歌词本身的发音与音乐旋律和协一致,否则流畅的音乐 填上了诘屈的歌词是很难创作出上乘作品的。所以无论作曲家还是作词家都有一个 共同点:他们都对声音十分敏感,对各种声音如何相互协调有深刻认识,决不会把 歌词的发音和音乐旋律当作两个互不相干的糸统来处理(我这里不谈歌词的意义与 音乐的关糸,只讨论歌词本身的发音与音乐的关糸)。 大部分翻译歌曲都是意译,因而失去了原文发音与音乐旋律本身的协调一致,导致 翻译歌词本身的发音与音乐旋律之间产生了冲突。这些冲突有大有小,有多有少: 少的小的就象上面说的中文版“伏尔加船夫曲”,大的多的就象上面让我听出鸡皮 疙瘩那首汉译歌曲。这种翻译对原文语音的硬伤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加以缓和,但 无法完全修复。 与歌词翻译相似,诗也是不能完全翻译的。诗歌难以翻译的原因不在其意义而在其 声音。所以,严格意义上讲,翻译诗其实不能称作“诗”。我给翻译诗取了一个新 名称叫:意义堆。今天,在主流文化占据中心位置的所谓“新诗”就是这种意义堆 的后裔。我有时称之为中文意义堆,有时干脆给它一个更现代化的称谓叫:文字反 应堆。 许多人都认为在“新诗”(现代诗、自由诗等)与旧诗(古风、律诗、词曲等)之 间存在一个逻辑断裂带。其实,所谓“新诗”与旧诗的对立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新诗”与旧诗二者必有其一根本就不是“诗”。“新诗”与旧诗的对立实际上包 含着一个隐藏的悖论:旧诗中的“诗”与“新诗”中的“诗”根本就不同义;其论 元与论域全然不同。“新诗”在这里实际上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假逻辑演绎。“新诗” 并不是旧诗的发展和逻辑演绎。“新诗”与旧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两个 全然不同的文本糸统。 让我换一种说法,大家也许就比较容易理解我的观点了:旧诗如同一个语言的宫殿, “新诗”却不是语言的宫殿。新文化运动的原意是要砸烂旧宫殿、建立新宫殿,但 最后的实际结果是:砸烂了旧宫殿并没有建设出新宫殿,而建成了高楼大厦、摩天 大楼,乃至立交桥。虽然这些高楼大厦也可以是用与宫殿同样的建筑材料(汉字) 建造出来的,但高楼大厦、摩天大楼、立交桥等这一切却不是“新宫殿”。如此可 见,“新诗”与旧诗在“诗”的定义上是全然不同的。大萝卜与小萝卜都必须是萝 卜,新房子与旧房子对房子的定义不能变,“新诗”与旧诗在“诗”的基本定义上 不能变。不能把人叫做“新猴子”。所以“新诗”与旧诗必须有一个不能称作“诗”。 由于中国有几千年的诗歌历史,而所谓“新诗”不过出现百年,所以,我只承认旧 诗可以称为“诗”或者“诗歌”。而我把“新诗”称为中文意义堆或文字反应堆。 文字反应堆与旧体诗(新体诗还没有发明出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糸,但却是两个截 然不同的文本形式。 诗歌(旧体诗)与文字反应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国古往今来对诗歌的定义都是 与语音相关的(具体的定义可以有许多种)。诗歌决不是单纯的表意糸统,而文字 反应堆是单纯的表意糸统。旧体诗是用来读的,用来咏诵的,属于听觉文本,其主 要接受器官是耳。文字反应堆是用来阅看的,属于视觉文本,其接受器官是眼睛。 当然,由于它们都借助于文字,而文字本身有声音,所以都可以读出声来。散文、 小说也可以读出声来。但文字反应堆、散文、小说等皆属于视觉文本,读不读出声 来其艺术效果是相同的。诗歌(即旧体诗)属于听觉文本。诗歌必须读出声来才能完 全展示其全部美学效果,仅仅阅看就不能领略其中完整的艺术性。仅仅阅看旧体诗 就如同一个哑巴看歌谱,歌词歌谱他全认识,却并不能完整地领略那首歌的艺术魅 力,因为要完整地领略那首歌的艺术魅力就必须唱出来。所以,诗与歌是近亲,诗 与文字反应堆却是外戚。诗歌与音乐紧密相连,文字反应堆与音乐毫不相干。 综上所述:长期争论不休的所谓“新诗”与旧诗的对立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对立。 如果承认“新诗”是诗,则必然否定旧诗是诗;如果承认旧诗是诗,则必然否定 “新诗”是诗。任何同时承认“新诗”与旧诗二者皆是诗的观点都必然陷入逻辑混 乱。所谓“新诗”可以被恰切地称为中文意义堆或文字反应堆。这是一种全新的文 本式样,与散文、小说同属于视觉文本。诗歌也就是旧体诗属于听觉文本。合符听 觉文本要求的新体诗正等待我们去创造。从汉字的形、声、义三个方面来看,我们 可以近似地认为:视觉文本的书写符号是形和义,听觉文本的书写符号是声和义。视 觉文本忽略声音;听觉文本忽视形体。文字反应堆与诗歌都是用汉语写成的,其区 别就象玻璃盆和玻璃杯一样,虽然都是用玻璃制成的,但“盆”并不是“新杯”。 所以,所谓的“新诗(现代诗、自由诗)”绝不可能是“诗歌”。剔除掉日常语言 中隐含的逻辑错误,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谜虽小道,可陶性可冶情。谜或雅,可随鸿儒茶余遣闲趣;谜或俗,亦适百姓饭后寻欢欣。颠狂怒骂以谜出气片刻,喜笑颜开凭谜助兴一时。观谜不以人之短而生谩语,玩谜不以己之长而显忘形。谜益修心长才识,谜宜养性添雅风。射虎同流濯足偶遇馥芳仙客,携灯溯水洗耳一闻逐臭庸言。一猜猜出几多流水,一射射来些许高山。故谜虽旁门,常使玩家神往;谜原左道,多让恋者心痴。人亦迷其谜,谜亦迷其人。东郭曰:谜道如此,何其乐哉!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东郭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秦川稼娃、西安闲人
等级:总督 帖子:715 积分:5435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2/10/31 2:15:43
新诗与旧诗是有传承关系的[转帖]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8/30 0:25:11

(阿瑟发表于清韵论坛诗韵雅聚http://www.qingyun.net/dbbs/shi/) 新诗与旧诗是有传承关系的。其关系在下面列出。 楚辞-汉唐乐府-宋词-元曲-明剧-清戏-现代歌剧-有韵新诗-无韵新诗 有意思的是,除了古今语言不同,形式上,新诗和楚辞很相近。 诗是不需要读者的。新诗读者少,但新诗不会死,旧诗读者多,但旧诗不可能 重生。 令人迷惑的是,许多新诗的作者反而有意面向广大读者群,这一行动自 觉和不自觉 地违反了艺术原则。另一个违反艺术原则的行为是,许多新诗作者 以表达思想为宗 旨,而把艺术性置于很次要的地位,这样很容易变成呐喊,甚 至叫嚣。 思想是短暂的,艺术才是永恒的。新诗的出路在于回归艺术。


谜虽小道,可陶性可冶情。谜或雅,可随鸿儒茶余遣闲趣;谜或俗,亦适百姓饭后寻欢欣。颠狂怒骂以谜出气片刻,喜笑颜开凭谜助兴一时。观谜不以人之短而生谩语,玩谜不以己之长而显忘形。谜益修心长才识,谜宜养性添雅风。射虎同流濯足偶遇馥芳仙客,携灯溯水洗耳一闻逐臭庸言。一猜猜出几多流水,一射射来些许高山。故谜虽旁门,常使玩家神往;谜原左道,多让恋者心痴。人亦迷其谜,谜亦迷其人。东郭曰:谜道如此,何其乐哉!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纳兰小令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甲 帖子:363 积分:1177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3/10/11 9:4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10/11 11:15:48

虽说顺其自然是最好的,但新诗里太多害群之马,把新诗活活的弄糟胃口了 旧诗中虽也有渣滓,但是经过岁月长河的汰洗,淘沙见金 我比较懒惰,愿意坐享其成 说到反胃,再没有比郭沫若的革命打油诗更恶心的了 我觉得诗最重要的还是灵性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