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论坛灯谜乐园谜艺无涯 → "天罡尽已归天界" (七字常言)三十六计走为上|||星汉


  共有808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天罡尽已归天界" (七字常言)三十六计走为上|||星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汪炜文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巡抚 帖子:4781 积分:14720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8/7/11 3:57:12
"天罡尽已归天界" (七字常言)三十六计走为上|||星汉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5 2:23:22

14 "天罡尽已归天界" (七字常言)三十六计走为上|||06年华清杯佳谜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这两句诗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最好注脚。

 

 

 

 

附录:《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

  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

  然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

  又诗: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凶暴血腥绿林事 高迈深曲文士心

——个性化阅读视野中的《水浒传》 崔茂新

       

    ------文脉贯通与逆转断裂在全书当中的并行不悖,凸显了后29回书作为整部小说最深刻独特、最富有魅力之处的文本地位。小说把“替天行道”这一元代社会的民间哲学形态改造为全书核心的诗性符号,一方面,从大聚合到大离散,每一位梁山好汉走过的都是一条具体实在、各自不同的“替天行道”路径,另一方面,“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的大悲剧结局,又对小说所叙述的具体“替天行道”路径,进行了逐一消解或曰解构。在全书当中,“替天行道”体现了对遵守道德秩序与获取个人快乐相统一、维护社会公道与实现自我价值相统一之生活理想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不要说在宋元时代,就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力图接近而不可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因此,“替天行道”在《水浒传》当中不是一个有着确定内容的思想命题,而是一个由悲剧性的结局提出来的、具有无限可思考性的哲学美学问题。小说前71回主要是趣味横生、情景无限的笑谈戏玩文字,到了后29回,却逐渐为浓重的悲剧氛围所笼罩,最后落脚到一个“愁”字上,以“千年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的诗句归结全书。从“虚名薄利不关愁”的谈笑,到“落花啼鸟总关愁”的忧思,《水浒传》作者究竟因何而愁?因108将的乖舛命运而愁,“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如果让他们的生命重来一次,其“替天行道”之路应该怎么走?因当下迷惘而愁,身为故宋遗民的作者,自己的“替天行道”之路应该怎么走?因人类的未来和生活方向的不确定性而愁,读者及未来人们的“替天行道”之路应该怎么走?由此可以说,《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寄托着民族生活追求之千载悲情、万古忧思的大悲剧。把“替天行道”升华为具有无限可思考性、无限可阐释性的千古哲学美学问题,表明其作者有着为当时人们所无法企及、今天许多读者所难以想象的高超诗意境界,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有着不可磨灭之特殊贡献的大思想家、大文学家。

   ------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