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论坛灯谜乐园谜艺无涯 → 不可不看的理论(三)


  共有668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不可不看的理论(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梦奇艺苑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案首 帖子:7 积分:72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7/9/17 11:29:09
不可不看的理论(三)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9/17 15:10:03

          七。离合的成谜程序。
    离合的成谜程序是指用离合方法来制作灯谜的过程和具体步骤。谢会心居士在《评注灯虎辨类》中道:“增损离合之谜,盖推乎天然之理,假人力而造具法门。其运法:或由题面挑剔,以叫明谜底,或从底句出纳,以照应谜面。随机宜,神变化。量度经营,有如裁绫集锦之妙,可知先民矩 。实具良工苦心。”由此可见,离合成谜有两个程序:
   (一)面到底的创作程序。即由现成的谜面通过离合的方法配到谜底。例如:“男儿本自重横行”(猜唐诗人:李白,蔡民荣作)谜面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边塞名诗《燕歌行》之句。其中“男儿”扣“子”,“本自”各“行”(行是舍弃词)走“一横”而成。这种程序比较少见,故不多论。
    (二)通过对谜底的分拆然后调配构造谜面,是主要创作程序,一般由析字、造意两个步骤。下面我们以“同底同作者不同结果”和“同底不同作者不同结果”为例来分析离合的成谜程序。
    1。阁里花开香四时(猜小说:白门柳,一木作)
    2。秦末四时离乱间(猜小说:白门柳,一木作)
    3。标题《进学解》(猜小食:粽子,一木作)
    4。蛾眉待字更标致(猜小食:粽子,一木作)
    5。教学改革标准化(猜小食:粽子,江风作)
    6。小生一别学未成(猜小食:粽子,一木作)
    7。开学示范树先进(猜小食:粽子,一木作)
    8。开来八字断添丁?(猜小食:粽子,一木作)
    9。方开檠下悬壶心(猜泊人:宋万,一木作)
    10。欲松香带心方乱(猜泊人:宋万,一木作)
    11。全兴改革上金榜(猜泊人:宋万,一木作)
    12。上元闺里更风流(猜古医家:汪琥,一木作)
    13。公明张横打虎将(猜古医家:汪琥,一木作)
    14。仲谋折戈江东口(猜文书词:格式,一木作)
    15。轻风新月栏杆畔,夏日蜻蜓花瓣旁。(猜五金词:氩弧焊,一木作)
    16。秦南京北夏初景,夜半栊明西舍香。(猜女明星:李宇春,一木作)
    17。向晚初凉花半散,芳心但见亭中空。(猜潮剧名:景得高,一木作)
    18。大将汉升向北横抵,云长直入破东南,吓得草寇下逃,人散城半空。(猜电视剧:尘埃落定,一木作)
    19。天台花初放,新月高窗下,人依香闺里,离别长叹,泪先垂,相去向东南。(猜电视剧:尘埃落定,一木作)
    20。后院花容,长亭别夫,乘辇心离去,小住,安宁否?已成人走城空,三更清光在,忆前缘,欲断肠。(猜电影演员:陈怡蓉,一木作)
    例1。以“闺阁”和“花香”为创作对象,使人读之有如入兰桂之室的感觉,然谜作者探得大结构“白门柳”含有合体“香”字并以此为切入点粘上离间词“开”;运用“形近字联想思维”从“门”想到:阁、问、闻、阌、间、闪、闾、闲、阔等字,当选中包含“门”的字且这个字表示“地点”时自然会考虑“阁、闾”,又因为香花要开放与闺阁的联系更贴切,故选“阁”字,配上舍弃词“花”(花掉),另外,柳的右侧用“四时”(兔时)替换。谜作者就是这样挖空心思地左调右配,力求不偏离“娇容伴读,绮阁添香”的情感基调。
    例2。一幅以反映秦末农民起义为主题的《秦末乱世图》与以描写女性柳如是的人生命运悲剧为内容的《白门柳》形成一种强烈的感觉反差,其实这种反差缘于作者发现底字“白门柳”大结构隐藏分散的“间禾”两字,禾刚好朝代“秦”的末部,秦末正好是“群雄并起”的时代,战乱纷纷。于是谜作者的脑海中突然涌出:秦末离乱,恰好将“离乱”变为“离间词”与“间”字配合,底字“柳”的后部以“四时”(兔时)代入完成创作。
    例3。能将美味可口的小食“粽子”与古代名篇《进学解》连在一起已令人遐思,灯谜那种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凑在一起的“感觉反差”表现得淋漓尽致。谜作者通过观察发现底字“粽子”与“标、学”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题、进”和离间词“解”进行粘合。制谜之关键在于:能从“标”字联想到“标题”一词,能从“学”字进行巧“进”妙“解”后连成古代名篇《进学解》。所以,制谜的巧妙常在于作者的谜外功夫。
    例4。对于“秀色可餐”一词以前也许你不太信,现在谜作者终于在“粽子”里藏了一个“标致”的“待字”闺中的“蛾眉”,哦,真的秀色可餐了,谜的意趣便强烈地冲击读者的心扉。原来谜作者发现底字含有一个合体“字”和一个完整子体“标”,配上关联词“待、致”和变化词“更”(原为“更加”现变为“变更”),再以“蛾眉”消纳“ ”。可见“关联词的配合”是作者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不然何来“标致”和“待字”二词的凸现,所以说调配技巧是创作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水到渠成,灵感触动,呼之即出。
    例5。在宣传“教学标准化”的新理念,通过教育改革,使教育工作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其实作者通过“结构重组”思维发现底字“粽子”可以重组为“学标”,再用变化词“改革”和“化”,关联词“教”和“准”。制谜的窍门在于:“结构的交叉重组”方式的正确使用,而斯谜的奇异处还在于作者将“教学”之“教”和“标准”之“准”别解为“使之”和“准是”。“运用之妙,存呼一心”,词性的转化,词义的别解的自如运用乃作者创作能力的表露。
    例6。“粽子”里不但有“娥眉”而且还有“小生”,因为作者发现“粽”字有一个小结构“小”字与关联词“生”可合成“小生”,“粽子”还包藏分散的小结构“学”和“未”字,再配上离间词“别”字和关联词“成”便可完成此谜。制谜的要诀在于:如何分析“粽子”和“学未”的结构关系。因为分散的“学未”加上“小”字和“一”字便可包成“粽子”。所以说“结构关系”是离合谜的“重中之重”,“结构关系”是通往“离合”神奇宫殿的“入场券”。
    例7。这有点“教学成果展”的口号。作者全然不顾“粽子”的可口风味,将句面炼成一句有关“行动与目的”的教学思想,即“开学示范”是行动,“树先进”是目的,这可显“示”出作者的“学”问,将“开学”这一时间语变成“把学字分开”,“范”和“进”变为关联词。此谜的“开学”和“树先进”是老套路,其独特处在于作者挖掘出一个谜眼:示范,使融入新的变化,也是巧配关联词的“示范”啊!
    例8。求子心切的夫妇和灵机妙算的先生的神态谜作者通过一“开”一“断”刻划得栩栩如生。看来要制好离合谜需探“底”(底字的形态结构)测“字”,要不然怎么知道这“粽子”里还有“八字”学问,原来作者发现底字隐匿着一个完整子体“丁”和二个分散子体“八、来”及一个合体“字”。此谜在字的分析方面比以上其它各则更进一步,将底字“粽”的小结构“示”字分成“一丁八”三部,于是便呼出“八字”来,而一“开”一“断”离间词的切人和关联词“添”的添加使之呼应自如。
    例9。一位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大医风范跃然纸上,你看:寒风凛冽的严冬深夜灯檠下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医大夫正在伏案开方施治。作者是刻意通过对医师扶危济困的精神的渲染来转移猜者的注意力,使其对底字的分拆得到隐瞒,其实,作者发现底字藏有一个分散的子体“方”字,又运用“同结构替换法”从“ 冖 、  木”联想到“壶、檠”,从而探得“檠下、悬壶”两词,最后用一“开”一“悬”起到“离间”和“关联”作用。
    例10。“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为何义骨侠气的好汉——宋万能与香艳的少妇联系在一起呢?作者看出底字结构的端倪:藏着一个分散的合体“方”,“宋”字的中部跟“带”字的中部相同;“宋”字的下部又跟“香”字的中部相同,这是“同结构替换联想思维”对创作引导结果。最后配上离间词“松”和方位词“心”及变化词“乱”。
    例11。你看一下:梁山好汉“宋万”当然也排在“金榜”里面啦。原来谜作者发现“宋万”这两字的分散结构可以熔入“金榜”两字的结构之中,也就说“金榜”包含了“宋万”和需要改革变化的“全兴”(指结构的改革变化),其结构变化等式是:宋万+全兴=金榜,或是:宋万=金榜-全兴,所以,寻找“大结构与小结构”的关系是此谜的关键。
    例12。余在此之前特为古医家“汪琥”制过几则灯谜,今将底字分成:“ 一土,一土虎”六部,两个“土”字可以合成“圭”字,受“大结构与小结构关系”联想思维的影响会自然地联想到“圭”的大结构:硅、桂、闺、鲑、蛙、哇、娃、洼等字,刚好是“闺”之中部,而两个“一”刚好是“元”之上部,再通过会意法将“三点水”用“流”表示,“虎”代为“风”(易经道:虎从风)。此谜最动人之处是:更(谜面意:更加,音:   )字由“关联词”变为“离间词”(意为:变更)。
    例13。将梁山水泊一百零八好汉中的“宋江(字公明)、张横、李忠(号打虎将)”排在一起,却用“一字一名一号”与谜底对应,缘于作者把底字“汪琥”分成:江一,十二虎。其中“张”和“将”变成关联词,“江”以“公明”代入,“十二”为一“打”。“一”通过“横”字表示,虎阳企。此谜的要害部位是一“张”一“将”的别解,“张”是“张开”不是“姓氏”,“将”是动词(率领)不是名词(将领)。
    例14。要不是此谜放在这“离合谜群”中,你定会被谜面所表述的人物——孙仲谋和地点——江东口所迷惑,因为作者想用“人物、事情、地点”的有机联结以此来引人入“典”,其实,这是“骗面”,即所谓“无典化有典”,本来谜底“格式”两字无典可谈,但作者发现大结构里有:完整子体“权”踏实为人物——三国鼎立时代的吴主“孙仲谋”;分散的子体“戈”,配上离间词“折”;另消纳“工”部,通过“同结构联想思维”可得预选“字组”:红、江、缸、杠、肛、功、攻、贡、巩、汞等,当与三国地名连在一起时便锁定“江东”。
    例15。谜作者极力想用一“夜情”一“日景”来干扰猜谜者的视线,通过“轻风、新月、栏杆、夏日、蜻蜓、花瓣”六个对象来创作,其实作者发现谜底隐藏“弓、亚、干”三个小结构,可以通过前人约定俗成的象形对应:“新月”如“弓”;“栏杆”似“亚”;“蜻蜓”象“干”。因为“风是气所动”,所以用“轻风”代替“气”,用“夏”顶替“火”,“日”阳企,此谜的重要环节是如何消纳“瓜”字,最后作者还是运用“同结构替换”思维联想到:瓣字,然后将“瓣”两旁花掉。
    例16。超级女声“李宇春”是经特殊包装、炒作出来的明星,超级女声的青春活力气息却不打乱作者的思路,因为作者已发现底字“宇”可以分成“宁一”,宁是“南京”的简称,于是在其前后加上“秦”(秦和底字春是形近字)和“北”,变成“秦南、京北”两个地名,把“南京”嵌入其中,“北”是前置方位词,给它配上“夏”字,倒装为“夏之北”取“一”,与“宁”合为“宇”,再添“初景”为“日”与“秦之前部”合为“春”字;谜作者运用“韵谜”,在上句消纳了谜底两字:宇春,还余面句“秦”的下部和底字“李”字未给造设,作者用“夜半”代替“子”字,为取得“木”字和消除“秦之下部”,所以不得不粘上“栊明”的西部,最后舍弃“香”字,这样谜面下句变为“夜半、栊明、西舍香”主谓组合的并列句式,“舍”从名词(房子)变成动词(舍弃)。
    例17。谜面好象把人们带进古代戏剧故事情节里:人——相公小姐,地——花丛亭边,时——秋夜黄昏,情依旧——芳心但见,景已变——夜花半散、亭榭空寂。谜之迷,缘于斯。欲造谜,设迷言。作者自“得”其趣,即造迷言。因为对谜底运用“错位提字法”可发现:“得”字隐藏“但丁”和一个分散的“向”字及一个少写掉中间的“亭”字。再运用“同结构联想法”可为谜面粘上“晚、凉”。配上方位词“初”,舍弃词“花、空”,离间词“散”,关联词“见”。
    例18。谜作者经一番观察分析结构之后将底字分成:“小土云   一大  汉  口   下人”十四部,这种分拆是因为作者发现底字内部结构隐藏《三国演义》中大将黄忠的字-汉升在其中,因为底字“落”的中部刚好是“汉”和“升的北部”,这就是玄机,因此思维再往三国人物想,又发现猛将关羽的字-云长也在底字“埃”之中,如果“云”加一“直”,那么便是从“埃”字提取的“合体”,通过“大结构与小结构的关系”从“埃”提取“大”,通过“同结构思维联想”将底字“尘”与“东”连在一起;底字“落定”藏有分散子体“吓”,运用“同结构替换”可以寻觅到:草、寇、城,如果将其下部逃掉剩下“  、  ”,将“城”半边空掉剩下“土”。
     例19。走出《三国演义》故事的时空隧道,作者不想在“刀光剑影”中徘徊,创作意图急转弯,投入“天台花放,高窗月明,香闺人依,叹别泪垂”的情怀之中,这也与谜底“尘埃落定”一点没有联系,灯谜的奇妙就在于能把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突然融在一起啦!但是,仍然离不开常规的创作途径:先将底字分成“小、圭、 、 、天、 、 、 、叹、 、下、人”十二部;然后挖出分散子体“圭、叹”,从而联想到“香闺里、长叹”两个词;再通过“同结构替换思维”寻觅到:台、花、窗、泪、东,也相应地组成词:台花初放、高窗、泪先垂(泪和先垂断开)、东南;加之“天、下、人”阳企;新月象形为“ ”;配上关联词“放、依、长、向”和离间词“离、别”;于是“天台花初放,新月高窗下,人依香闺里,离别长叹,泪先垂,向东南”便呼之即出,但因“香”多了“木”,“泪”多了“目”,合起来多了“相”字,需要把它“叫出”,所以配上舍弃词“去”。
    例20。似有“词味”的谜面在描写这样的情景:惜别的亲情——花容长亭别夫,丈夫牵挂自问;战乱的残景——人走城空,只有清光;追忆的悲景——回首往事,泪落肠断。全个谜面用了“三十五个”汉字来消纳谜底的“八部”(将“陈”分成三部,将“怡”分成三部,将“蓉”分成二部),其实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做法,即是通过“结构增生法”在原来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结构”,然后在面句的后部进行“减肥”。如果要创作好“词味谜”需要对这个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只有具备这种创作技能,才能把“词味谜”的谜面扩大化、复杂化。其实,一切的谜面“意境”皆因谜底的结构关系而变化,作者正是从底字的结构开始,通过“同结构替换思维”从“陈”联想到“院、 、小”;从“怡”联想到“忆、亭、去”;那么“院”后“花掉”余下“  ”和“容”阳企构成“后院花容”;用关联词“长、别(别上)”“呼出”亭和夫;用关联词“乘”和离间词“离”调出“ 心”和“去”;用关联词“住、安”和舍弃词“否”造成“小住,安宁否(叫出亭中之宁字)”;为“叫掉”前面的“夫之人”和“去之土”需加“成”字造意出“已成人走城空”;为“叫掉”前面“亭之一”和“夫之二”造出“三更(变更)清光(清掉)在”;用关联词“缘、欲”粘贴出“忆前缘,欲断肠(草名)”。
    上面通过对二十个谜例的分析,把离合谜的创作过程基本情况展示出来,离合谜的创作说难也不难,说易也不易,关键在于谜作者首先要具备“灵性和学识”等谜外功夫,因为如果没有“灵性和学识”即使碰到“好的材料”你也会与它擦肩而过,捕捉不到灵感,所以创作离合谜也要求作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养分的“储蓄额”,否则,无法创造出精品。当然,有了“灵性和学识”,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懂得谜法,还需具有熟练自如地运用“汉字的结构关系”和“离合的基础工具”的能力。

[本帖被加为精华]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