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论坛灯谜乐园谜艺无涯 → 郑百川先生<谜病例话>1-15


  共有1092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郑百川先生<谜病例话>1-15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郑百川先生<谜病例话>1-1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24:12

谜病例话——引子 灯谜也和人体一样,可能有各种疾病,有病的人,不能算是完美的人,有病的谜, 也不能算是完美的谜。我们所说的病谜,是指那些在扣合上违背灯谜创作规律,音、形 、义出现残缺的谜作。这类谜作自有灯谜出现就有,而且几乎处处有,时时有,人人有 。随着灯谜实践的积久发展,灯谜理论的逐步完善,谜病渐为人觉察,指谪,诊治,从 而引起更多人的重视、防避。但谜的毛病又如人的疾病一样,这病矫治了,那病会新生 ,自己康复了别人会重患,况且灯谜是文字玩意,文字的音、形、义变化微妙,谜作者 的学、识、见差异万千,在创作上有见仁见智的借口,有古已有之的盾牌,或生病而不 自觉察,或知觉而以为有趣.所以虽不乏指谪、诊治者,但病谜还是处处有、时时有、 人人有,防不胜防,治不胜治,成为灯谜创作的一大妨害。 对于谜病,觉察人多,系统论述人少,更乏救治良方,有之,是零星的涉及,笼统 的评击,号称中国第一部谜话(邃汉斋谜话》(1913)作者薛凤昌在是书中对制谜鄙俚 、呆滞、隐晦、江湖气、冷僻等毛病加以评击时,着重指出:“谜之最忌者二,一曰俗 ,如乡人所猜之谜是也,一曰呆,如苏沪各地茶肆间,丐者所书之谜是也。”杨汝泉《 谜语之研究》(1934)也列出制谜四忌:忌艰僻,忌穿凿,忌轻率,忌固执。著名作家 徐枕亚《谈虎偶录》中借出谜有十忌:厥、呆、混、脱、割裂、艰涩、杂凑、直率、意 义未尽、神气不足。潮人谢会心《辍耕谈虎录》更定十忌—一庸、俗、泛、僻、板、浅 、支离、破碎、牵强、旁通。上述各家所提出来的制谜所忌,触犯了即成病谜。总观这 些忌,或二或四或十,均以象征性的字眼来标示,用抽象的词句来说明,绝少具体的阐 述,至于何谓直率、怎样就呆、什么是脱……更少或未具体举例证实,使人读了贸然于 可解不可解之间,问题是提出来了,但对谜病的防治,未能起实际的作用。 泰国潮侨李文宾先生有感于此,特在其谜论《灯谜二谈》中专辟章节,归结七忌, 这七忌是:倒置,多格,多猜,当头典,用错典,剩字欠义,藏头露尾。逐类举出谜例 ,指出患病的所在,填补了系统论述的空白。这书,初学谜者读了,会明白很多道理, 省走歧途,少犯弊病,但惜乎其中所举谜例无多,尚存在不具代表性,病症不明显甚至 错诊等缺点,而且所开列的七忌,远远未能概括现有谜作中所存在的弊病,只能说是个 草创之举。 近时,各地谜刊,不少开设谜病诊所,开展评劣活动。对各种谜病的诊治。不乏真 知灼见,但限于刊物的篇幅,或流于点缀摆设,也只零敲碎打,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之憾,而在刊物上评劣,也有得罪人之嫌,所以也终于开展不起来。 这几年,随着政治形势与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灯谜无论在活动上或创作上都经历 着突飞猛进的过程,灯谜理论也向纵深迈进,特别是诸多“佳谜鉴赏”的专著、词典相 继面世,使灯谜作者和爱好者从这些精湛的评释与提示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但我们认 为,所谓“鉴赏”其实应该包括评佳与诊病两部分,评佳与诊病,无论对作者的创作与 读者的欣赏,其启发借鉴同样重要。然而,现时的灯谜鉴赏工作偏向评佳而忽略了对谜 病的系统研究与论述。这对蓬勃发展的灯谜学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缺陷! 鲁迅先生在《不该那么写》中说:“凡是有志于创作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问题, 大概总是‘应该怎样写?’……在不难推想的种种答案中,大概总该有一个是‘多看大 家的作品’。这恐怕也很不能满足文学青年的,因为太宽泛,茫无边际—一然而倒是切 实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 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 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灯谜创作的“应该怎样写”?灯谜鉴赏家们已做 了大量的工作,有志于创作的青年可以免去茫无边际、不能领悟的烦恼。而“这‘不应 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这就是我们编写《谜病例话》的用意。 这里,我们试图将现今灯谜创作中存在的常见病,包括带普遍性的和典型性的弊病 ,尽量加以分门别类,逐一指出其症结听在,且尽量多举例剖释。所举病例,或前人的 或今人的,均从多年来出版的内外谜籍上征取,绝不凭空臆造,亦不自我讳疾,选例更 是对病不对人。论述时参合前人的评说,注意今人的论断,提出编著者的见解,希企对 患病者、未患病者的矫治防患有所稗益。

[本帖被加为精华]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24:43

1.面底相犯 谜面和谜底含有相同的字,这就叫做面底相犯。 南朝顾野王的字书《玉篇》中说:“隐者,即后世之谜也。”宋代程大昌笔记《演 繁露》阐发说:“隐者藏匿事情,不使暴露也。”所以用“回互其辞”为手段,以达藏 匿事情的目的的文义谜,绝不容许面底有相同的字出现,出现了,无疑会暴露你想藏匿 的事情,这谜就不成为其谜了。因此,底面相犯向来被视为灯谜创作的第一大病,清代 著名谜家张起南先生就明确的说过:“谜之面底字最忌相犯。” 面底字不得相犯成了制谜的一大原则,几乎每个作者都知晓,都在极力的回避,但 古往今来,犯这一毛病的谜作还是不少,归结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三:一、初学者不知 此忌,不晓回避。二、一般作者创作时疏忽,以致无意相犯。三、有些作者意在出新, 故意冲规突法。 面底相犯的病谜,出自外行(包括作者和编者)之手的,当以非谜视之,不在病例 论述之列,这里着重举些无意相犯的谜例。 例1 不死还能见太平(猜新词语) 活而不乱 评释:谜面用陆游诗句,谜底以“活”扣面上的“不死”属反面击射;以“不乱” 扣面上的“太平”属正面会意。全谜扣合紧贴,而以反击切题,更见生动,但其间面底 都有一个“不”字,这就犯了制谜大忌。这个谜出现于《文化娱乐》的一次谜赛上,作 者觉察后急改面作“身经两世太平日”,但已刊登出来,更改不及,遂成病谜。 例2 疑是地上霜(猜剧场用语) 本月上映 评释:谜面是李白诗,其上句是“床前明月光”,谜底用“月”字扣实诗意,将“ 本”字作原来解,使谜底从“这个月份上映(的影片)”变成“原来是天上映下来的月 光”,面底审辨释疑,呼应得体,且本谜底在当时尚属初见。然而“上”字面底均有, 明显地患了相犯之病。这条谜初刊于一油印小谜报,原作者旋于下一期声明相犯,更面 为“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变成了问答体,避免了面底根犯。 类似的例子甚多,经常碰到的一条是“悬崖勒马”(猜外国地名)危地马拉。《新 时期灯谜佳作集》卷首就有二则,一是两岸桃花夹古津(猜诗词学名词)花间派。一是 万户萧疏鬼唱歌(猜五言唐诗句)多病故人疏。前者“花”字犯同,后者“疏”字触忌 。 从以上几个病例的产生与刊登,可看出属一般通晓制谜法则的作者,谜作出现面底 相犯的毛病,大都于创作时因底觅面,只从意义的替贴下功夫,一时迷于别解变意,忽 略了个别字的两见,读来不易觉察。且可发现,这些谜大都扣合较紧切,别解有神气, 这些好处象肺结核病人的面泛潮红,艳色一时掩盖了疾患,迷住了作者,瞒过了编者, 骗过了读者,被制出来,登出去。 前人大概有感于此,以为“有时虚字万不能避,亦不妨相犯。”“舍此别无佳面… …则实字也不必避。”(《橐园春灯话》)所以有“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猜左 传)“微子则不及”等谜作堂而皇之留传后世。后人也有“吾闻其声矣未见其人也”射 成语“其貌不扬”之作。然而面底相犯总惹人嫌,所以热衷用格者玩魔术似地创出个“ 露面格”来,想用它作救命稻草,使触犯制谜大忌的相犯谜得以名正言顺地存在。 如“投闲置散,乃份之宜”(猜黄冈竹楼记句)“公退之暇”。(以韩愈《进学解 》文句为面,别解谜底使“退之”成为人名扣合题意。)此谜在报纸征射,居然有多人 命中,但揭晓之日,主持者说明漏标“露面格”,一语泄漏了作者疏忽犯规的天机。为 使面底相犯的谜作合法化,创格者还挖空心思地美其名为“偷香格”,或更以谜底犯面 的字的位置分出:露头、露尾、露胫、露颈、露腰、露腹……等一大串谜格来。 但是露面谜毕竟有悖制谜法则,作者未能于创作时主动避让,偷懒取便听任相犯, 乃竟借助谜格招摇挂出,无异于自我暴“露”其无能!所以很多人不愿采用,现代作者 更少此类谜作,“露面格”成了淘汰的对象,这说明面底根犯的问题已得到普遍的重视 ,人人都在谨慎回避。 末了,顺便举一举明知故犯,冲规突法的例子。 例1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猜古文) 二之中四之下 例2 似花还似非花(猜电影二) 小花 象不象 例3 颂罢青词花含笑(猜词牌二) 解语花 花犯 例1是古谜,故意以谜底来指出谜面“之”字的数量和位置,却不管面句的词意,纯 粹是为相犯而相犯。例2故犯谜面,去除它的二个“花”字,存下“似还似非”来引出谜 底的“象不象”。例3以第一底正面扣合题意,以第二底指出相犯的所在。以上数例,规 亦冲了,法亦突了,但能否冲突出新意来,还是很成问题的。因为,“面底相犯”实在 是灯谜创作的第一大病,这病一般人是生不起的,写过《打灯谜》的余真先生在《灯谜 之我见》中就曾举例说过:“一跃渡檀溪扣象棋术语二‘跳马,过河’用《三国演义》 刘玄德跃马过檀溪故事。近乎本义,不算佳谜,但为了追求谜目之新,故存之。初稿谜 面作‘一跃过檀溪’,过字露面,可见落笔之不可不慎。”所以对于此一弊病,还是避 之为好。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26:30

2.倒置扣合 谜面和谜底用事物的性质或名称相扣合的,其小概念(种概念)应在谜面,大概念 (属概念)须在谜底,如果种属关系被颠倒了,这就犯了“倒置扣合”病,谜界也称此 毛病为“倒吊葫芦”。 泰侨李文宾先生将这一毛病列为制谜七忌之首,他以为“若是一个问题而得到多方 面的答案,就是制法之‘倒置’,最为犯忌。” 事物的名称有大有小,大的包括若干小的,小的从属于特定的一个大的,众所周知 ,梅兰莲菊是花,花却不能只是梅兰莲菊中的任何一种。鹰隼鸦雀是鸟,但不能说鸟是 鹰隼或是鸦雀。又如人的姓名,姓是很多人共有的,名字则是某个人独有的。所以制谜 时必须用具体的花名鸟名人名等小概念挂面,谜底以花、鸟、姓等大概念扣合,理顺它 们的种属关系,猜者才有所适从,以底纳面。不然就会违情悖理,廓泛难猜,勉强射破 ,也会索然乏味。 有一条很有名的古谜: 草色遥看近却无(猜《左传》句) 王孙满尚幼 作者是清代谜家薛凤昌,他自以为“有此底乃不负此面矣”,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而有谜圣之誉的张起南先生也以为此谜乃《邃汉斋谜话》所收诸谜中最为“平正无疵” 的一条。但李文宾却指出“其实此谜已犯‘倒置’之忌,王孙固然是草名,但草类繁多 ,不可指数;以少数着多数,此昔人制谜未能王意到也。”这是很具见地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已为不少作者所“注意到”,《心向往斋谜话》中有一 谜: 七十子(猜《蒙经》句) 及老庄 《礼记》:“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子”为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也犹今之先生。谜底“老庄”指老子和庄子,入谜则以老扣七十,而以庄反扣子。 谜话作者孔剑秋对此有“以母求子,似觉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的评语,对“倒置 ”已有所指谪。现时,南京白生样先生就更为明确的指出“倒吊葫芦”谜作的症结“乃 是对事物的内涵关系不明确。” 然而,发现病源不等于就能消灭这病,犯“倒吊葫芦”的谜作从来就来少见过,若 信手拈来,定可编成一大册,足见此病之顽,根治之难。所以在这里分其门类,取其典 型,评释几条,必非无益之劳。 例1 凄以其风(猜古人名) 羊角哀 评释:空气流动成风,而风以其季节、成因、大小等而有各种名称,如台风、飓风 、热带风、贸易风……。我国古代还给各种不同的风以命名,南风调之凯风,东风谓之 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还有少女风、郑公风、黄雀风、石尤风,更有飞 康、石燕代风之称,扶摇、羊角则均为旋风之号。可知“风”是各种风的总称,是大概 念,“羊角”只是众多风的一种,是小概念。本谜以风扣羊角,无异于要人将大缸装人 小罐,所以犯了“倒置”之病。 例2 代代宫娥冶艳容(猜中药名) 元明粉 评释:姑且勿论以“冶艳容”扣“粉”是否确当,面以“代代”来扣“元明”,就 是明显的倒置。虽然元和明是两个朝代的名称,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又岂只“元明”二 代,以泛称的“代代”落实到具体的“元明”头上,无异于被窝里点头,自己首肯了! 大小概念不容颠倒,这是制谜的法则,无论你以面扣底,还是以底说面,不管什么派, 谁也未能逍遥法外的。 例3 蒙城(猜《西厢记》句) 瞒过夫人 评释:“夫人城”在湖北襄阳西北,东晋太元初,前秦兵围襄阳,守将朱序之母率 城中妇女筑新城以御之,当地人民为纪念她的功绩,称其城为夫人城。可知“夫入城” 是一个小城的专有名称。而“城”原指旧时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是天下州县市区 的统称,“城”实在是不可胜数的,怎可用它们的统称来认定就是那个小小的“夫人城 ”呢?所以尽管本谜以“蒙”扣“瞒过”,近义替贴无可厚非,但作为一条谜,还是典 型的“倒置”例子。 例4 两组反义词(猜成语) 成败利钝 评释:成与败意反,利与钝义背,“成败利钝”诚然是两组意义相反而并列的成语 ,但成语中同此类型的知有多少,请看:利害得失,是非曲直,生死存亡,喜怒哀乐, 贤愚忠奸,轻重缓急,吉凶祸福,荣辱盛衰……可举出一串来,愿意查查成语词典的可 能还不止于此。制谜者为什么单单以为有两组反义词的成语只是“成败利钝”呢?这不 是对事物的内涵关系不明确吗? 例5 当归(猜《桃花源记》句) 仿佛若有光 评释:面是中药名,按“回互其词”的原则,先在面上作别解,权“当”以为是阿 “归”吧,所以这“当”就有点“仿佛若”的意思了。明朝有个名叫“有光”的散文家 ,刚好姓“归”,但谜面提供一个姓“归”,人们就一定会想到千万个姓归中的一个“ 归有光”吗?若是以姓扣名行得通的话,清代不里还有个很有名的文学家“归庄”吗? 《桃花源记》中还有一句“屋舍俨然”,可否更用这句为底?但人们又怎能猜得出来呢 ?所以游移难猜,实也“倒置”所致。 例6 二二(猜外国人名) 宋双 评释:初看此谜,如堕五里雾中,谜底的“双”好象针对谜面的“二”而言,但“ 宋”又作何解,宋是朝代名,历史上虽有前宋后宋之分,但单凭一个二字怎能知道就是 宋呢?宋又是姓,姓宋而又排行第二的何只千万,而排行第二的岂能都姓宋?但当你想 起诗韵韵目去声是一送,二宋,三绛……,问题就释然了,原来宋在第二,谜面的“二 二”作双个宋解也好,而用一个二扣宋,一个二扣双也行,真是玲珑乖巧。可是怎能以 二知宋呢?!就是用“韵目字扣数乃谜界约定俗成”来搪塞也不成,因为还有上平的二 冬,下平的二萧.上声的二肿和入声的二沃呢?韵目字在面,扣数在底,偶一为之,现 今且视为冷僻,更何况倒置运用呢? 相似的谜例再举几个: ①杀虫灵(猜三字口词)断蝇飞 ②字字双(猜成药)妈妈多 ③重温旧梦(猜聊目)续黄粱 ④太阳帽(猜天文名词)日冕 ⑤草木春秋(猜清代人)蒲松龄 ⑥花斗(猜《西厢记》句) 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儿抓住茶蘪架 以上诸例,读者参合上述评释,仔细分辨其面底的概念种属,不难明白为什么要将 它们列入“倒置扣合”病例之中。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27:53

3.重门扣合 “重门扣合”是灯谜常见病之一,是指谜面谜底扣合要经过多层转折,隐之又隐, 使人无法窥其门径。谜格中有叫“重门格”的,因相类似,故用来为此病命名。 这里先介绍“重门格”的运格方法,杨汝泉《谜语之研究·重门格》定义是:“用 其他谜格双扣之,意多一转者。”书中有一谜例: 例1 要离(猜聊斋目) 庚娘 要离是列国时有名刺客,这里不作人名用,按格规,先用折字格(法)将“要”宇 离开,看作西女,再用会意格(法)因西方属庚,女为娘而猜出谜底来。谢会心《评注 灯虎辨类》中亦有“重门格”,但他只用来限定谜面带有谜格名而按格释底扣面的谜作 ,而将“意多一转”的称为“剥蕉格”,取剥皮见肉之意,中有一例: 例2 大渊献(猜词牌名) 十二时 这个谜的猜射过程须明了“大渊献”的意义,《尔雅》“岁在亥日大渊献”,先猜 出个“亥”字,再以十二时辰中的“亥”恰在十二而猜出符合谜目要求的谜底来。从以 上二例可见“重门”“剥蕉”名异实同,皆是“意多一转者”。 “重门格”谜因须“意多一转”,要制作得转折合理很难,因汉字一字多义,要转 到什么地方去,这个中心环节未能明确限制,只凭作者一厢情愿,而猜者又不是作者肚 里的蛔虫,知他的肠子几个弯,要与作者同步运转实为难事,使这个格式的谜的可猜性 大成问题,因此宁波葛志全先生在《百家谜会》中说:“重门格谜已不受猜众欢迎,但 有些迷人为追求‘曲折’,干脆将本来属于重门格的谜连格也不标了,这是不可取的。 ” 我们所说的“重门相扣”的毛病,就是葛先生指出的这种,而且大多不止“意多一 转”,而是转之又转,这是一种只跟着感觉走的毛病,正如鲁迅先生所讥讽的:看见短 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那 样。正常的人是不会跟着他作三级跳远式的联想的,用这样的思路作谜,不管根据的是 什么“体”什么“法”,只能算是自我作病的手法,因为井非凡是法定的东西都会是好 东西。 例1 钟期既遇(猜唐诗目) 春望 评释:用王勃《滕王阁序》句子为面,“钟期”是春秋时楚人钟子期的习惯简称, 但这里只从“钟、期”二字着眼,“钟”是古代盛器,用来盛酒浆的,晋时汝南王就曾 “以琉璃钟行酒”,后人把酒杯也称“钟”。“期”有希望的意思,这是谜面的解法。 谜底的“春”也有解,它不是时令的春,而是酒名,杜甫与苏东坡诗中就有“曲米春” 或“洞庭春”之类,所以陈酒也叫“老春”,据说以春称酒是从唐朝沿用至今的。本谜 底面对照,其创作思路是沿着“钟”——酒杯——杯中物——酒——春,连续跃进而成 的,以春代酒,在谜界可谓约定俗成,其来有自,但这般从“钟”到“春”的多层转折 ,是不可取的。 例2 芒(猜中药二) 使君子、独活 评释:单字挂面的谜,不外以其本字字义,或字部开拆二途人扣,本谜属后者,“ 芒”字拆开为“草”为“亡”,以底拢面,是用反面击射之法,以君子反击草,用活反 射亡,其间“使”与“独”起着连结词汇与调整语气的作用,整个谜底于是有了“致令 君子独自活着”的意思。但是为什么能用“君子”反击“草”呢?这就不得不转折以求 之了。远自春秋之时,社会阶级已经形成,统治阶级自称为“君子”,被统治的劳动生 产者被称为“小人”,到后来“君子”与“小人”又被用来分别有德者与无德者,有名 的诗人屈原又好将“兰花”来比君子,于是“恶草”就成了小人的徽号,所谓“小人之 德草”。这个谜是以“草”来代称小人,从而拉出了它的对立面“君子”来,草亡了, 不就是“使君子独活”了嘛!只是取义古僻,“而里面相扣,犹间一层”(《评注灯虎 辨类·剥蕉》中语)用的就是“重门相扣”之法。 例3 畏大人(猜中医学名词) 惊风 评释:要解此谜,需从面底双方字义入手,先弄清楚了,方能明白它扣合的层次关 系。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谜面出自这里 ,所谓“畏大人”就是对尊长(包括德行高的人,长官与长辈。)应有所惧怕的意思。 但出处与谜无关,不必管他,因他已将“大人”转到别的地方去了,《易经·革》:“ 大人虎变,象日,其文彪炳。”《易经》是部很不好懂的书,好在历来注疏的多,请看 孔颗达的解释吧:“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虎身花 纹的变化),其文彪炳。”但这释义也与谜解关系不大,总之,就只取“大人虎变”吧 。寻出了“虎变”,谜底这个“风”就好解得多了。《易经》不是还有“云从龙,风从 虎”吗,于是一拍即合,“畏大人”非“惊风”而何!但是细看一下,这扣合中间,又 经历了几个层次呢?凡“大人”必“虎变”是一层,“虎变”就变成了“虎”又是一层 ;“风从虎”是一层,以“虎”回扣“大人”又是一层,而以“风”来扣“大人”更是 这一层层以外的另一层。这样的扣合,用植物学的“远缘杂交”来形容它,想不为过。 例4 南宁(猜电视剧) 燃烧的石头城 评释:这类谜作,大多碰到面上别解的例子,本谜亦不例外,“南宁”不作广西地 名解,它只是“南”和“宁”,古代的五行学说规定,“南”方丙丁属火,这一点,稍 涉谜事的必知无疑。“宁’是江苏南京币的简称,因它是隋以后江宁冶所,因之得名。 南京古又称金陵,金陵清凉山有三国孙权用齐城改筑的石头城,所以石头城也成了南京 的另一代称。“宁”和“石头城”各自代表的虽是同一个地方,但要说石头城就是江宁 ,恐怕还是很难说得通的(只能说石头城在古江宁地界),但用地名的两个代称来互扣 ,是灯谜常见的手法.这层转折在谜界中还是较易被接受的。然而,欲以“南”扣“火 ”,更从“火”想到燃烧,就递进得太过度了,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只是一 种可能,而“火”本身就只是“火”而已,何况又转到五行八卦的方位“南”上来,因 为“南”而“燃烧”起来,那是很可笑的说法,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合情理的扣合呢? 那是只凭感觉,转折太甚所使然! 例5 开春(猜鲁迅篇目) 曲的解放 评释:上面说过,“春”是“酒”的代称,自唐代就兴这么叫,不是谜界所创造, 所以这个谜面看作一年春季的开始也好,解成打开酒(瓮)想必也行,不必论它是否面 上别解,既作如是观,那么面上这个“春”字来扣“酒”就不存在转折不转折的问题了 。但谜底的“曲”要和面上的“春”相扣,就必须转折一下不可了,大家都知道,“酒 ”是粮食或水果经过发酵而酿制成的饮料,而使之发酵的是一种叫做“曲”的物质(俗 称酵母),“曲”有多种,酿造出来的酒也不同,尽管酒是很好喝的东西,但那借以成 酒的“曲”却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市面酒标上的“大曲”“二曲”,只是酒类的简称, 合理应称为“大曲酒”,“二曲酒”。但我们谜界却偏多嗜“曲”成癖者,看见“曲” 就想到“酒”,特别是自从繁体的曲(麯)简化而与歌曲的曲混同了之后,这种“饮酒 思源”的怪念头得以无限度地滋长,很多带酒的谜“曲”运而生。台南舍北皆春水(猜 称谓)作曲家,一滴何曾到九泉(猜词牌二)独不见,曲入冥,等等,已到了泛滥的地 步,因袭的势力毕竟是很沉重的,要扼止于一时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本谜乃竟以“曲” 扣“春”,跨越井弃舍了他们赖以联系的中介“酒”,一任那“曲”毫无拘束的解放出 来,这般“曲”尽了,那是很不妙的。 “重门相扣”的谜,因它转折太多,猜者又未能从谜面得到提示,对初学者来说, 是很难猜的,而一般懂得制法的,又有懂法守法的约束,碰到这类谜,是不敢贸然往“ 犯法”的道上去想,乍一想到,也会推己及人而不敢轻易冒“犯法”之嫌去猜它。这样 的谜,刊登出来一下子会使人懵然,解破了又招人反感,所以制作者宜于别解索扣之时 ,注意控制转折的幅度,不要弄巧反拙。会心居士说得好:“里面相扣,犹间一层,词 语虽佳,究同隔靴搔痒,曾何足取。”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29:28

4.扣合空泛 人说灯谜是“微型文艺”,指的是一则谜的篇幅有限,谜面几个字,谜底几个字, 用个谜目连结起来,充其量亦敌不过一个短小的笑话,但她型虽微,其内涵却不是字数 多少所可估量的,她通过面底的扣合,使事物、文字的意义起着出人意料的变化,而散 发出她的趣味来!她像盆景的寸干参天,像绘画的尺幅千里,所以凡以文字成型的作品 ,能以“微型”而得列“文艺”之林者,也唯灯谜而已。 灯谜评论,对好的作品常有“扣合紧切”的赞语,“扣合紧切”是针对谜面与谜底 的关系而说的,它包括谜面能紧扣作为答案的谜底,谜底能切答作为题目的谜面,一切 歧意曲解、变义别解,都在面底紧切扣合的前提下方能进行,因而扣合紧切也是谜趣生 发的先决条件。反之,以底应面若接若离,或只照映局部;以面笼底空浅浮泛,乃至抛 荒过半。挂猜之时,读面莫明所指;披露之后,审底方知不切,于是绝无趣味可言。这 样的谜,型虽微,但底面“穿贯无绳,散钱委地”,既无谜趣,也就不合文艺之称了。 杨汝泉的忌“轻率”,徐枕亚的忌“脱”,谢会心的忌“泛”,皆指“空泛”而言 。“谜之传神写照,全在妥贴;一字不称,则全神尽失,其中消息甚微,如造车者必量 其辙,然后乃轨轮相副。若率尔为之,则扣合恐有未当矣。”上面这话出自《谜语之研 究》,对于扣合空泛的谜作来说,是很切弊端的,值得我们仔细体味。 例1 凤仪亭奉先入局(猜首都名) 布鲁塞尔 评释:这个谜面是从《三国演义》第八回“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一节的故事归纳而 来,故事写的是董卓专权,司徒王允为除去他,使用美人连环计,用貂蝉离间董卓和他 的义子吕布的关系,来达到除去董卓的目的,貂蝉则敢当重任,心明神会地玩弄董吕于 股掌之间,使其火并,“凤仪亭”是董吕矛盾的高峰,吕布虽是个出了名的“见利忘义 ”之辈,但对貂蝉还是一往情深的。风仪亭被骗入局,可说是为情所驱,事有必然。至 于后来的刺杀董卓,除了争欢夺爱外,“青史传名,流芳万世”也是重要的触机,所以 尽管他多么“勇而无谋”,而凤仪亭事件所牵连着的前因后果很不简单.决非“鲁塞” 二字所能尽概。“布鲁塞尔”是个外国地名,音译无义,作者审底入谜,使无典化有典 ,“布”字一作人名入扣,全底顿活,但可惜他采用了这样的事件为面,面上指事过实 ,故使谜底扣意太泛。 例2 纵使长条依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猜乐曲名) 柳青娘 评释:题面是唐代韩翊《章台柳》词中的一句,这里面有一段古,说来话长,但为 释谜,还须简略道来。韩翊曾与一柳姓妓女同居,后因战乱分别,时平后,知柳氏已为 蕃将沙咤利所掠,后赖虞侯许俊以计夺归,重续前缘。《章台柳》就是韩翊当日思念柳 氏时写的,全词为:“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依旧垂,亦应攀折 他人手。”这是见物思人之作,因他思念的人姓柳,所以用“柳”拟人,古人折柳送别 ,用在这里就有估计心上人已为他人所据的寄意。思念之情,是既隐而显的。作为谜面 的这两句,很能概括词人的这种心情,现在用“柳青娘”作底,虽然“柳”是确切不移 的,“青”亦可从全词承上共喻,“娘”也属弦外之音,但题面透露出来的缠绵悱恻之 情,在谜底得不到丝毫的反映,底面对照,正如看两人交战,一方严阵以待,一方虚晃 刀抢,空泛得很,令观者觉得不过瘾。 例3 见土仪颦卿思旧里(猜中药) 怀熟地 评释:《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写到薛宝钗得到哥哥从苏州带来的土仪,无非是些 笔墨纸砚、香珠粉脂之类的东西,宝钗做人巴结,将这些东西一一分给府中姐妹,林黛 玉也分到既“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的一份,别人收受赠品都说“见面再谢”, 唯独小心眼的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目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寄居亲戚家 中,那里又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想到这里不觉又伤起心来。”谜面就是这个情节的 回目,小说回目总是起着提摄故事的作用,这个回目就定得既叙事又抒情,但谜底却轻 率用“怀熟地”扣合,其实“怀熟地”只用“思故里”作面就够了,何用“颦卿”,更 何用“见土仪”?面底扣合看似用大拢意之法,但这个底根本就拢不了那个面,实在只 能算是泛扣。世上事物文章,大抵无情的总亦无神,扣典指事的谜,应多从“情”字用 心思,要把握住谜面的情,将这情体现到谜底去,作成的谜才不空泛,才有神。 例4 金莲蹴损牡丹芽(猜春秋人) 勾践 评释:《镜花绿》这部小说,里面有几个猜谜的场面,因此有很多谜,用“花斗” 猜西厢记“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儿抓住荼蘼架”就是其中一条,有人指出它谜面用大 概念——花,谜底出现小概念——莲、牡丹、玉簪、荼蘼,因而犯了扣合倒置的毛病。 现在用它那谜底中的一句来作谜面,回复“金莲”原是女子缠过的小脚的本义,而谜底 以“勾”来迎合它,“勾”是弯曲的状词,前人用来形容小脚女子的绣鞋,以“金勾” 代称“金莲”,这里只用“勾”已感缺陷,而一个“践”字,谜面那“蹴损“就足以抵 当,存下“牡丹芽”毫无着落。统观全谜,面实底虚,总显空泛。 例5 蕊寒香冷蝶难来(猜纺织品) 花的确凉 评释:谜面是前人咏梅花的有名诗句。菊花凋残的深秋过后,是“百花迹已绝”的 时候了,梅花却于此时,凌寒独开,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壮观场景, 千古共赏,诗人们以为她欺雪傲霜,格调清高,而加赞叹;也有从其花之美、香之清来 吟咏的。谜面诗意兼具两者,诗人因香花而及蝶,蝶是最爱花的,这样的花“粉蝶若知 会断魂”,可借眼前是冰雪的世界,蝶是来不了的!字里行间,寄托了多么深沉的赞叹 惋惜。取这样的诗句来扣谜底“花的确凉”,初读为题面意景所感染,也觉这“花的确 ”是“凉”的,谜面的“蝶难来”还会对“的确凉”起加重语气的作用。然而诗中之情 就远非谜底所能承当的了,相形之下,就觉得,制谜因底寻面,所得的面厚重于底,底 意就显得单薄空泛了。 很多人以为,现成面入谜,难免空泛,这观念的形成,实在也是此类空泛的谜作太 多,给人的印象太深所招致的。反过来,用这种观念去制谜,空泛的毛病是会很容易染 上的。所以我还想引用沈阳石彧或先生在《百家谜会》上的一段话,来与灯谜作者们共 勉。 “灯谜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创作时要经过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过程,只不过 灯谜的‘篇’没有散文或小说那样大。正因为一句一词即可成谜,所以用哪句话哪个词 才能恰当、准确地把谜底概括,是要经过反复推敲,周密考虑的。”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30:26

5.扣合呆直 刘勰《文心雕龙》有论:“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是制谜者共晓同遵的 原则。“回互其辞”是成谜的手段,“使昏迷也”是制谜的目的,为值此目的,制谜者大 都施其“诡譬以指事”的本领,使他的谜作扑朔迷离,令人于寻索中去领略趣味,这种因 解谜而得到的趣味,大家习惯称它为“谜味”,“谜味”几乎是每位灯谜爱好者(制者、 猜者、欣赏者、评论者)所追求的近乎虚玄的东西。“谜味”从何而来呢?上海苏纳戈先 生曾著文执言:“谜味来自于别解”,这是极言灯谜不作“直解”的重要性的说法,但也 有较细心者以为这个说法有偏,因除了“别解”能造成谜味之外,谜面的文采,谜底的紧 扣,字义的曲解,诸方也是谜味生发的土壤。在这个问题上,新加坡灯谜评论家黄叔麟先 生在《并生阁谜话》里作过分析:“曲解者,曲折的解释也,别解者,解释到别的意义上 去也。”又说:“古人时常把曲解和别解混为一谈,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也就懒得 去分别了。”我们国内也有人有感于此,为了论述方便,把这个不作直解的释谜手法,干 脆称作“谜解”。说法虽然各有不同,但对于灯谜不作直解的意见却是一致的。黄先生论 谜,不太排斥直解,但他也以为”可知曲解的灯谜,自是比直解更有韵味的。” 我们反对制谜转折太甚,将隐之又隐的谜作视为犯晦的病谜。其实直解成谜也是灯谜 的一大毛病。谜的扣合,一旦离开别解(这里用的还是习惯说法),就只能是在面底间颠 倒互释,同义顶替,直来直往,板板相扣。制谜的以底演面,津津道来,猜谜的觉得那只 是老学究掉书袋或小学生扩缩句而已。”杨汝泉《谜语之研究》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 :“谜语者何?简言之,即常语之变也。”所谓“变则通,不变则不通。直解成谜者乃是 不晓得通变之理,所以他制成的谜,因直而呆,呆直的谜必然乏味,这就大违“遁辞以隐 意”的谜旨了。 “扣合呆直”的谜,称它为病谜,是从欣赏的角度来说的,它像痴笨的好孩子一样, 平正质直,不犯规法,有谜的形而无谜的神,正因为它徒具谜形,而形又是实有的,堂堂 正正,无可指责;说它缺乏谜神,但神却是抽象的,虚无飘缈,难以捉摸。况且评谜标准 又各自不同,你说“呆板”,他以为”扣合紧切”,你说“直遂”,他认为“不假偏师” ,真是”并没有一定的规则,井没有公式可套。”所以用辨之时只能神而明之,举起例来 也就笼而统之了。 这里将收集到的,较典型的谜例,按其性质分成四类,排列举出,让作者自作分辨。 一、解释词意 ①反对战争的意义(猜电影名) 为了和平 ②桂林风景丽(猜成语) 山清水秀 ③拆掉旧屋建新房(猜成语) 大破大立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猜成语) 实践出真知 ⑤白云深处有人家(猜五言唐诗) 居住最高层 二、论注字义 ①金乌坠,玉兔升(猜曹操诗) 日月之行 ②深心托素毫(猜影片名) 笔中情 ③夫妻关系(猜影片名)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④皎皎清辉照桑梓(猜电视剧) 月是故乡明 ⑤七十始弄璋(俗语) 父老仔幼 三、变换说法 ①销声匿迹(猜影片名二) 绝响,潜影 ②死于不测(猜保险名词) 意外事故 ③灰尘到处(猜国名) 埃及 ④片纸从头彻尾空(猜诗品) 不着一字 ⑤一只手拍不响(猜成语) 孤掌难鸣 四、避同顶替 ①今晚有小雨(猜易安词) 到黄昏点点滴滴 ②江天浓雾锁金城(猜市名带特产) 兰州水烟 ③碰到舞台就表演(猜成语) 逢场作戏 ④体育健儿全告捷(探骊) 运动员,毕胜 ⑤爱国先驱万古流芳(猜影片名) 忠烈千秋 《舌华录》载隋代侯白的一个小故事:“候白赴一人宴,后至,众曰:‘罚你作谜, 必不得幽隐难识及诡谲希奇,也不得假合而成,人所不见者。’白即曰:‘有物大如狗, 面貌极似牛,此是何物?’或云是獐,或云是鹿,皆不是,即令解云:此是犊子,满座哗 然。”侯白是历史上出名的谐隐家,但一经限以不得幽隐、诡谲、希奇、假合,也就是说 ,限以不得别解,做个“犊子”谜,就只能说是“大如狗,极似牛”,在牛与犊间找寻近 义顶替,变换说法,全无半点谜味,无怪惹得“满座哗然”了。 看了上面这故事,再回顾前边所举的四组谜,不难发现不假别解成谜的缺点,加深我 们对别解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别解,苏州费之雄先生有段很生动的话:“世间万物,一经 ‘谜’手,都失却了本性,虽然这样故弄玄虚,迷惑人心,但人们却能谅解,这是善意的 为难,决不是恶意的捉弄。”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减少或根绝你的谜作“扣合呆直”的毛 病,只要你的“故弄玄虚”不是一厢情愿的隐之又隐,人们不单会谅解,而且会欢迎,进 而跟着你去追求那因解谜得来的“谜味”。 写好此节数日,接彼岸高雄寄来《海峡两岸谜学论文初编》,中有高雄许成章教授《 张起南之滥造品——似是而非谜》一篇,对于张氏“扣合呆直”的谜作,以其简要诙谐的 笔法加以分类论述,论点分法与此节基本相同,喜其巧合,更喜其精赅,故节取而作附录 ,以加深读者对“扣合呆直”的认识: 张起南……颇多创见……可见其在当时谜坛的地位之高。然大醇中容有小疵或自相矛 盾之处。兹列于下以供探讨,以振作批评风气焉。 l. “就是说”体(等于型)若曰为应景定数而作,则先生休矣。因为毫无原则。 例 ①鸟鸣——其死也哀 ②蔡琰——龟玉 ③日出而作——明则动 ④内助——相夫子 先生曾谓:“用本义,则不成为谜”(橐园春灯话)。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乎。 2. “换句话”体(代入型)正用本义,所谓以“仲尼有言”猜“子曰”也。 例 ①鬼幽——何晏也 ②宗臣——百官族人 ③御史——耳目之官 ④童观——小人所视 3. “还用说”体(已知型)纯用本典,然今日已不典矣。 例 ①三日不食——在陈绝粮 ②一饮一啄——事前定 ③太守为谁——自修也 ④学剑——敌一人者也 已知之详矣!多出四书,史记中之前后句,若以此为灯谜,对猜者似乎是一种侮辱。 被尊为谜圣,而从心所欲.因年未七十,难免时为踰矩。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31:25

6.以偏概全 二字以上的专有名同,往往不可用其中某一字来代替。其它词汇,有偏正结构的,有 井列结构的,词汇中每个字各有意义,谁亦替代不了谁,制谜时如若以某一词汇中的一个 单字,顶替整个词组入扣,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此一毛病,前人绝少论述,虽说徐枕亚与谢会心他们各有十忌之多,亦都未具体涉及 。李文宾《灯谜二谈》举此类病谜数例,将之归入“剩欠字义”之忌,略谓“谜底名称, 只着一半,未能衬出谜面之含意,筒单过度,解释不通。”语未尽切要害,定名亦未能提 纲挈领。现在剖释此一病症,定义无可援引,只能通过具体谜例评释,以见病情。 例1 斧声烛影(猜四子句 卷帘) 故艺 评释:例出《橐园春灯话》,作者张起南,二字谜底用卷帘格,确否,不在论述范围 ,故不及。谜面出自《宋史新编》,宋开宝九年,宋太祖病重,派王继思召皇子德芳。但 继思私请太祖的弟弟匡义入宫,匡义屏退左右,但见兄弟二人于病室中言谈,烛影迷离, 继闻柱斧掷地之声,太祖遂崩。匡义径接帝位(太宗),太祖死因不得而知,故后人以“ 烛影斧声”比喻千古不决之疑案。谜底按格读作“艺故”;“故”作死亡解,参照面上典 实,很可明了,而这个“艺”字呢?推度作者本意,大概是用“艺祖”的省路,是说在斧 声烛影之中艺祖亡故了。为什么宋太祖称艺祖呢?这要追究到《书经·舜典》上去,后代 用来称一朝的开国帝王,唐玄祖《起义堂颂》称唐高祖为艺祖,宋代人也称宋太祖为艺祖 ,陆游就有“煌煌艺祖中天业”的诗句,可是金世宗《封混同江神册文》也称金太祖为艺 祖。“艺”者文也,“祖”者宗也,“艺祖”是个偏正结构的专有名词,用历史上开国皇 帝的共称来扣来太祖,已嫌落泛,何况谜底只用一个“艺”字,艺字意义虽多,离开了祖 字怎么说也与“艺祖”沾不上边,所以说这谜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例2 刺配到琼州(地方名产) 南充被面 评释:“刺配”是古代刑罚的一种,将犯人在面上刺刻标记,押送边疆服役或充军, 《水浒传》中不少人就受过此刑,宋江诗“不幸刺文双颊”可证。犯了减等死罪的重犯, 押送边远军州服役,就叫“充军”(古代的边疆,政府于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谜 底“南充被面”大概是说“到南方充军,而且被剜了面。”琼州在海南,古蛮荒之地,扣 “南”是很切贻的,更有那个“被”字从被褥(名词)变意成了遭受(动词)甚是传神生 动。但这谜的“充”和“面”二字却很成问题,因为“充”并不能替代“充军”,“面” 也不能当作“刺面”,“充军”和“刺面”都是历史上有特定意义的词汇。词汇里的某一 单字都不具代表性。一底四字,却有二个犯忌,这在以偏概全的病例中,是很具典型性的 。 例3 五行山下定心猿(西厢句) 如翻掌 评释:谜面是《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是说孙悟空“官封弼马意未足”大闹蟠桃盛 会,反出天宫,大战天神,“欲与天公试比高”,在与释迦牟尼斗法时,一筋斗翻不出那 老佛的手掌心,“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手一补”,把这猴头压在五指化作 的“五行山”下。谜底的“翻掌”完全从故事归纳而来,甚具提摄功夫,但那个“如”字 就离谱了,尽管“如来”是释迦牟尼十种称号之一,但它是“多陀阿伽陀”的意译,是“ 从如实之道而来”的意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专有名词,欲以“如”作为“如来”的简称 ,那是“解释不通”的。 例4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鲁迅笔名) 乐雯 评释:《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有个情节,描写宝玉与房中丫头晴雯,因一把扇子跌 坏了拌了几句嘴,为使晴雯回嗔转喜,宝玉怂恿她撕扇子开心,结果撕了自己的,又撕了 别人的;还准备搬出扇子匣,让她尽情去撕,“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 日再撕吧’”,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谜面就是这一 回的回目。谜底是想以故事情节来扣实事主的名,并指出是“拿东西开心儿”而着出一个 “乐”字来,也可谓言简意繁了,但我们知道,《红楼梦》那些丫环,除花袭人等少数几 个的名字是带姓的外,大多是主人给起的名字,无非套些风花雪月的艳丽或文雅的代称, 晴雯就是其中一个,她既不名“雯”,更非姓“晴”。李文宾先生说“其名在二字者,便 应完全扣人,不能抵扣字。”道理很好懂。 例5 六宫粉黛无颜色(猜五字口语) 真是好样的 评释:本谜以白居易《长恨歌》诗句为面,指的是杨贵妃承欢得宠,其美貌使“后宫 佳丽三千人”都为之失色,面句是对玉环美貌的反衬,充分体现她是个好样的!谜用对面 写照之法,是很传神的,但单一个“真”字却不能指扣杨贵妃,对于杨贵妃的名字史书与 杂记所言有些出入,有说她是名太真小字玉环的,有说太真是她在后宫的封职的,而白居 易诗中却说“中有一人字太真”。但无论是名、是字、是职称,“太真”是一个名称这一 点是统一的,虽说词牌名有“忆真妃”的,但古人也有不尽可法之处,所以还是不宜以偏 概全的。 针对这个问题,谜界有个说法,叫做“约定俗成”,主张对大家乐用的简称,屡禁不 止的扣法,统统听其自由,让其“俗成”,再加“约定”,说不然将有很多谜做不出来。 但灯谜除了她本身的科学性(扣合准确)外,更重要的星,她还是面向群众的,灯谜界内 部“约定”了,其他文艺界就不一定能接受,更何况普通群众,能跟我们“俗成”吗?所 以,“以偏概全”这毛病还是勿犯为好!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32:11

7.用典错误 谜有用历史事件或人物行状扣合的,称为“措事用典”。用典的谜,贵在援引翔实 ,扣合确切。所谓“用典错误”,“就是没有史实可以依据,只是为了扣合谜底而杜撰 的‘典故’,此不但成为无稽之谈,更重要是违背了灯谜立意原则和指事用典法门的逻 辑规律。”(漳州杨炎木先生语) “用典错误”的谜作,基本可分成三类,以面扣底,谜意与典实有出入,发生误差 ,是一类;另一类是以底拢面,事情张冠李戴,不伦不类,完全出错;还有一类是平空 杜撰,向壁虚造,加诬古人。 用典错误的谜作,无论属哪一类,若用来现场挂猜,因他扣合无稽,使人无所适从 ,门径不通,终于成为死谜,毛病难被觉察。但如结集刊出效果就不同了,底面对照, 错误明显的一看便知,作者徒然贻笑;隐晦的使人莫明其妙,乱人神思。欲猜用典的谜 ,要多读书,熟悉典故,而制作用典的谜,更非多读书,熟悉典故不可,更重要的还必 需态度谨严,尊重事实,哪怕是存着点点的轻率游戏的态度,也是误人误己的。 用典错误历来是评谜家抨击的对象,所以近年来似乎少见了些,但远未绝迹,现简 评数例于后: 例1 许由明素志,董宣得令名(猜七字俗语) 牛不喝水强按头 评释:谜面二句,分别各有一典,上句是古代传说,有个叫许由的很有德行,尧要 把君位让给他,他不愿干,而且躲起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这个阿由竟以为污了他的 耳朵,跑到颖水去洗耳,这时牵牛的巢父恰好要饮他的牛,以为那水不干净,赶紧牵着 牛远远地离开了。这两个是有名的隐士,在措理这事上,行为未免有些怪诞,但都表明 了不羡权位的素志。下句是说东汉洛阳令董宣,杀湖阳公主的恶奴,光武帝命他向公主 谢罪,他却不肯低头,光武帝称他为“强项令”。这个谜是将谜底分成两半来扣合的, 上半是“牛不喝水”,下半是“强按头”。这下一半是描述董宣得到这个美(令)名的 经过,就是强按他的头也不愿将项弯的,是很生动恰切的。但上一半就差劲了,虽可释 为牛不饮许由洗过耳的水,但不让牛饮洗耳水以明志的是那畜牲的主人巢父,所以面上 不说巢父而说许由,不能不是一个失误。 例2 三士为何相残杀(猜哲学名词) 因果关系 评释:谜面的“三士”与谜底的“果”,使人很容易想起“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但面上的“相残杀”又与故事有出入,使人疑惑,可是面底扣合,舍弃这个典实则很难 串解。典实出自《晏子春秋·谏下二》,故事说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臣 事齐景公,并以勇力闻名,齐相晏子谋去之,请景公以二桃赠与三人,使他们论功食桃 ,结果三人皆弃桃自杀。诸葛亮《梁父吟》说:“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 谋,国相齐晏子。”李白也说:“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他们都认为是 晏婴用计将“三士”杀了,这是追究因委,责实元谋,用的是春秋笔法。按记载,事件 的发生是以“皆弃桃自杀”告终。所以无论是他杀也好,自杀也好,谜面的“相残杀” 都与之不符的。这谜用的是问答体,面用“为何”设问。底以“因……关系”作答,呼 应响亮,但若不刊登使人能作底面对照,而单挂面求猜,熟悉典故的猜众是不大敢作“ 因果关系”应射的,之所以然,应归咎于作者因底造面时,用事遣词略欠准确所以致之 ! 例3 惊弓影叶公猝死(猜成语) 来龙去脉 评释:刘向《新序》“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 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这段描写,将那个“好乎似龙非龙者也”的叶公的狼狈相,刻画得何等出神,你 看他奔突鼠窜,吓得连脉搏都停止了跳动,取成语“来龙去脉”来扣合这个典故,可谓 已达“谬解神化,妙造自然”的境界了,但回观那个谜面,使人越看越觉得不是滋味。 “叶公”虽浑蛋,“失其魂魄”绝非“惊弓影”所致,而“失其魂魄”也非“猝死”不 可,如此加诬,叶公有知当大呼“冤哉枉也”了!谜作者是将“叶公好龙”和“杯弓蛇 影”二个典故胡搅在一起,弄得龙蛇混杂,以致患了错典的毛病。 例4 玄都观里桃千树(猜东汉人一) 刘植 评释:唐代刘禹锡,贞元间任临察御史,曾因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而被贬朗 州,后来得以回京,其时朝中故人零落,满目新贵,有感而写出“紫陌红尘拂面来,无 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 据说又因此遭贬,当他又重新回到京师时,朝臣又换了一批,他深感于人事多变,盛衰 有时,又写下了《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 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两诗均咏玄都观里的桃树,前是桃花盛开之时,后是桃树净尽 之日,他无限慨叹地问道:“种桃树的道士那里去了?!”谜作者兴许是只读前诗不见 后句,把“刘郎去后栽”当成“刘郎所栽”,所以有了谜底“刘植”,让刘禹锡冒了玄 都观道士“种桃”之功。这是读书不精,典故未熟,指事入谜必定出错。 例5 倚杖候荆扉(猜电影名四) 母亲 等 儿子 归宿 评释:谜底串连四个电影名,读来口顺情真,可见作者觅底苦心。谜面出自王维《 渭川田家》诗;“斜阳照圩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古时称四 郊以外为“野”,称在“野”的农民为“野人”,诗中的“野老”大概就是“老农”, 一般应指男性,从这诗另外的“农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二句也可互证。谜底却以“ 母亲”为主角,真使人莫明其妙!粗看好似作者认定既与农“夫”语依依的必然是这夫 的妇,但又未必见识低下至此!再仔细的审视他所取来作谜面的这一句,似乎是“倚门 倚闾”的引申,“倚门倚闾”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 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汝)暮 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大意是说:儿子早上出去,日晏未归,我在家门口等着 。儿子晚上出去,到夜未回,我会到村口去望着。因此“倚门倚闾”成了母亲盼儿心切 的典实,若以这句挂面,来扣“母亲等儿子归宿”,就是“糙米凑空臼”刚刚好。但却 无端用了王维的诗句,将个野老当母亲,真是“飞去的帽子被白拿去用——张冠李戴” 了。 例6 齐以景公不修其德,虽欲复主旧盟,而不能争郑 (猜聊目) 阿霞 评释:这个例子见自《橐园春灯话》,张老先生自述制谜经过,是他读了《聊斋志 异·阿霞》,知这个“阿霞”本姓“齐”,初与一个叫“景”生的订婚,景生为此休掉 了家中的妻子,阿霞发现景生无德,竟然改嫁给了“郑”生。谜圣的神经受此刺激,遂 以春秋故事口吻来造面,将故事情节,人物姓名尽摄其中。谜成之日,拿给辰州的谜友 们去猜,据说是“始终未为所得”,老先生惜得意之作未遇知音,乃自作解人,弄得“ 闻者咸咋舌而去”。这个谜面以叙事结体,条理分明,实能尽概“阿霞”行状,但谜底 直猜“阿霞”,类同说书,毫无别致,有乖谜旨,这大概就是台湾许成章教授所谓的“ 不是谜的谜”吧。至于那个夫子津津乐道的谜面,则完全出自臆造,有谜若此,堪称自 作不典之最了。 自作不典的谜例,《春谜大观》还可举出几个,如“主人颠了,抢了乔二姑爷的夜 壶(猜七言唐诗)东风不与周郎便;还有:吕布欲为董卓发丧(猜四书句)奉先思孝; 前者把低级当有趣,大耍噱头。后者视古人如泥巴,任由捏塑,这样的谜,底面对照, 观其扣合似乎很有“趣”,正是这样的趣,招引了一些单纯追求趣味的作者,沾沾自喜 地以“江湖派”自诩,不惜挖空心思去杜撰。说到杜撰,《春谜大观》中还有个众所周 知,引起争论的例子: 例7 张翼德查户口(猜七言唐诗句)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评释:张翼德是三国人,桃园结义中的老三,单名“飞”,查户口虽说是涉及官民 的事,但社会总是宝塔式的,官少民多,因此,要查户口是非“入寻常百姓家”不可的 ,以底释面,丝毫无差,严密之至!何况还将那黑张三变成了什么鸟,真的飞了起来, 别解在底,谜之正宗,按理这谜该打九十九分(据说人无完人,谜无完谜)。然而自“ 阿飞”入了百姓家之后,责难交翩而来,“自作不典”,“杜撰之尤”,“无聊之极” ,“加诬古人”……真是不一而足,但俗语不是有一句“百货合百客”吗?肯定者说是 :“战争时期,不查户口行吗?”谅解者以为:“人生经历,查查户口容或有之。”以 为好玩的陈词:“谜语游戏,何必过于当真!”还有造典者执言:“相声有《张飞审西 瓜》,西瓜审得,户口就查不得?”这叫做有人卖就有人看,有人看就有人买。这就是 杜撰成谜所以不会绝种的原因吧! 泰国谜家卢山夫先生说:“用典的谜,无论出自正史稗官,笔记说部,如能善加运 用,以之人谜,不但可启人智慧,发人深省,复能重温历史.洞彻古今,鉴往知来,不 无获益。”一席话可谓尽阐“用典谜”的精义,可知“典实”这东西是不能任意“游戏 三昧”的,典实而可杜撰,那古人世界定将混乱不堪,又何能“洞彻古今,鉴往知来” 呢?汕头陈镇权先生为此发出呼吁:“至于杜撰典实,自我作祖的谜,亦当刹车为宜, 如‘张翼德查户口’一类,无稽之谈,何益。”在现阶段,这样的呼吁,在以江湖派自 居的热衷于杜撰者诸说相形之下,未免显得苍白无力了点,然而可以肯定,“杜撰”也 如“用典错误”一样,是灯谜的大病,至于治与不治,防与不防,尽可悉听作者尊便。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32:54

8.当头用典 制作指事用典的谜,除忌错典、杜撰外,还有一大忌病,就是“当头典”。所谓“当 头用典”是指以其人其事为面,而谜底转入此人此事,原典扣合而无别解之功者。 《灯谜二谈》对“当头典”是这样说的:“制谜引用典实,最好底面勿取用同一篇之 典,盖避免当头说出……太过率直,等于说书句,而不是猜谜。”这观点是正确的,但还 有些偏颇,因古今典实之多,不可胜数,同一典实而分见各书,更是常情,所以把“当头 典”的毛病限于同篇引用,是不全面的说法,只要是同一事件,同一人物相扣合的,无论 同篇与否,皆应以“当头典”视之。 初学者或许会问,我们不是说过,援引典故必须翔实,扣合必须确切吗?以同事件、 同人物来相扣,不是更符合这一要求吗?这个疑问的产生,是在忽略了灯谜的本质的前提 下提出来的,漳州杨炎木先生就说过:“指事用典之谜作,妙在借助别解,而别解应都在 谜底。”这就是说用典谜也不能直扣,即是我们常说的将无典化有典,或用彼典来扣此典 ,才能符合要求。反之,开门见山,直出直入,底面互证,毫无谜趣,就象其它直解注释 的谜一样,犯了徐枕亚先生所说的“直遂”之忌,因此类谜是以“指事用典”的形式出现 的,所以大家习惯将它们分开,称之为“当头典”。 例1 姐姐勿锁,吾孙子楚也(猜聊目二〕 鸟语 阿宝 评释:本例出自《灯谜二谈》所举病例,李文宾先生的评语是:“用典是孙生痴想阿 宝,魂藏于鹦鹉,飞入阿宝闺中,对阿宝所说,但阿宝二字,是谜面本文篇目,太过率直 ,而犯当头典。”谜用孙子楚化成鸟儿所说的话为面,来扣“鸟语”,这“鸟语”是《聊 斋志异》中的另一篇目,以之入谜本不犯忌,但阿宝就不同了,她就是鸟语中的“姐姐” ,《阿宝》这一篇写的正是这一回事,原原本本,当头说出,所以犯了大忌。 例2 田子方不为礼(猜《续诗品》句) 贫贱骄人 评释:谜底是成语“贫贱者骄人”的另一种说法,(诗品的格式,是必定一句四字的 )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虽在贫贱之中,但只要自己有德有行,能恪守道义,以自己的清白 自豪,表示他对权贵的蔑视。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史记·魏世家》:“子击逢文侯之师田 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贵富骄人乎,且贫贱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 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苦脱屣然,奈何期之哉!’”谜面句子采自这里,而谜底 也出自这里,虽然以《续诗品》为迷目,但毕竟还是原典注释而已。 例3 不韦悬赏改春秋(猜成语) 一字千金 评释:《史记·吕不韦列传》有这么一回事:那多财善贾的吕不韦,以投机商的手段 ,花资金作政治投资,居然当上秦国之相,显赫一时,为了扩大声望,洗刷铜臭,“乃使 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事被后人归结为“一字千金”的成语,用来比喻文章写得精缜,一字不可更易。虽 然,这成语现时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几乎一字千金”的高价文章,但追本溯源,就会 发现这个谜的谜面与谜底,原是同一回事,不假别解以相扣,与说书何异! 例4 璇玑图(猜《续诗品》二句) 织锦有迹,岂曰蕙娘 评释:“璇玑图”是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所作的杂体诗名,苏蕙的丈夫窦滔因罪 戌流沙,她作了一组回文诗织在锦上,寄给丈夫,叙述思念之情,这事出自《晋书·列女 传》,唐武则天《璇玑图序》说这图“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 ,纵横反复,皆成章句。”据说后人经反复寻绎,从里面读出更多首诗来。这《璇玑图》 以其心思细密,不著痕迹,结构奇巧,耐人寻索而著称。谜底是清袁枚《续诗品·灭迹》 中的首二句,袁枚论诗,主张“意深词浅,思苦言甘”,要求一诗之成要反复修改,更须 力去斧削痕迹,要做到像《璇玑图》那样,迹象难寻,不然的话就成不了千古享誉的“蕙 娘”,袁枚是借赞美苏蕙来说明作诗的道理,把这典故和着自己的观点,归结成四字二句 ,我们制谜,拿这两句来射《璇玑图》,无异于指着自己鼻子称咱家,未免意未深而词太 浅,平淡得连诗文叙事也不如了。 例5 李香君,杨玉环,赵飞燕(猜七言唐诗句) 中有一人字太真 评释:这个谜因其直解了太真二字,曾被誉为比用“因”字同射此底“更为合理自然 ”。殊不知这谜正失败在这“直解”上。尽管谜面如布迷魂阵地排列了年代不同的三个有 名的女子来,使人徒然眼迷色相,想到侯朝宗、秦淮河、桃花扇,想到唐明皇、安禄山, 马嵬坡,又想到,汉成帝,掌上舞,燕瘦环肥……,在艰难中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美人关 ”之后,才恍然想起这三人中间的这位,不是“字太真”么?因而“将伊土做伊墙”地猜 出谜底来,真是曲径通明!使人大扫其兴。所以不管你在谜面上如何苦心经营,企图引人 入歧,但当人兜了几个圈子之后,发现又回到原来这里,李香君与赵飞燕中间的“杨玉环 ”,不正是那“海上有仙山”中的“太真”吗?所设机关原也不过如此,还是与那“玉环 对镜”射“中有一人字太真”一样,因其“太真”而犯忌。 例6 荣国府省亲庆元宵(探骊) 红楼人:探春、同喜 评释:探骊格也称骊珠格,取探骊得珠之意,猜者须按谜面提供的线索,先猜出迷目 ,在谜目范围内求出适合谜面意思的谜底来,还要求谜目谜底一气呵成,解释题意。上面 这个谜,就是这样猜法,因为谜面是《红楼梦》第十七回的回目,是写的荣国府被选入宫 的元妃要回家省亲,举府上下沉浸于喜庆之中。本书以“金陵十二钗”为主角,这些都是 富家女,古时称富家女为“红楼人”,此即本谜谜目猜射的依仗,探亲活动是在初春元宵 进行的,所以归纳为“探春”,全府性的庆典非“同喜”而何?因此这谜猜破可能不难, 但能猜破的谜不一定是好谜,这谜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例。书名叫《红楼梦》,按惯例, 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幼,无一不可称为“红楼人”,以“红楼人”入扣,一如自报 家门,借以探骊得珠的谜目先已犯忌,所谓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人家不会原谅“探春、 同喜”的别解,反会视其整个谜作为“当头典”病谜。曾有谜友笑谈,戏称以这个谜面, 猜“红楼人若干”,真可用“同喜”垫底,直囊括全部红楼人名以入谜中,对比此谜,也 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而已。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ooner
  10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谜社小混混
等级:榜眼 帖子:472 积分:2259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2/11/2 15:4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2/9 20:33:25

9.晦涩艰僻 杨汝泉《谜语之研究·制谜四忌》“艰僻”列于首忌,涂枕亚《谈虎偶录》“艰涩” 为十忌之一,谢会心《辍耕谈虎录》也列十忌,“僻”也其一,韩江胡郎《怀蝶室谜话》 则以“晦”冠其十忌。可知灯谜扣合中的“晦涩艰僻”历来为名家所忌。 诸家之所以极力抨击,各有其说。杨汝泉以为“制谜者若专事艰深,以僻典异书自矜 博治,苦人所难.则殊失制谜之道也。”薛凤昌在“冷辟”问题上说过:“作者留陈箧发 书,猜者举攒眉蹙额,欲矜己之博治,而不恤人搜索之苦,是亦大杀风景也。”谢会心也 说:“古籍浩于烟海,能淹博者曾有几人,用事冷僻,使人瞠目,不知所谓,无敢用其心 思,则虚作此谜矣。”胡郎则认定:“苏黄一谜,隐而又隐,虽云深切乱人神思——晦” 。各人措辞虽有所不同,但意见是统一的,“晦涩艰僻”可谓众矢之的,于此亦可反证“ 晦涩艰僻”是既古已有之而且历久不衰的。 平心而论,灯谜创作出现“晦涩艰僻”的现象,是与灯谜本身的性质分不开的,因灯 谜是以“诡谲指事”的形式出现的,诡谲太甚则犯“晦”;它还有“纤巧弄思”的手法, 纤巧过份则入“涩”;灯谜又是以字义为依据的,专在字义上下功夫,过涉训诂则“艰” ;制谜的大小算是个读书人,热衷各炫所知则“僻”,所以可说灯谜的“晦涩艰僻”是与 生俱来的毛病,因它病根深固,故引起多人的重视与指谪。晦、涩、艰、僻本是各有症征 的疾患,但它们又常常交叉感染,兼而有之,很难分断,所以在归纳前人意见的基础上, 将其并为一病,于举例时加以辨释。 例1 欣欣此生意(猜乐曲名) 喜临门 评释:谜面是描写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景色的唐人诗句,谜作者别具只眼,从这一派 生机的“生意”中抓出一个“生”字来做他的文章,“生”字字义几近一打之数,诸如: 长、活、儒者、弟子、行当、不熟、生硬,等等,作者一概不取,偏偏相中了古代兵法中 的“八门阵”里的那个“生门”。我不懂兵法,其他七门叫什么不尽了然,故不敢在此充 渊博,我只是从成语“五花八门”而晓得有这一阵名的,又从谜刊的注释中知道这“生” 是阵法上的一个“门”,但注释者却道是“八卦阵”的,可知也还是知的不透底。谜是这 样解的:“欣欣此生(意)”,欣欣是喜,所以是“喜临”八门阵中的“生门”。作者在 谜面的这个“生”字,可谓是尽了“诡谲指事”的能耐,但谜意暗晦得很,如果不自附注 释,是很难叫人明了的。 例2 晋楚失其富(猜《兰亭诗序》句) 快然自足 评释:用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文句为谜面,苏子是借引申孟轲的“吾善养吾浩 然之气”来歌颂韩愈的德行,说那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使王公的权势、晋楚的富庶……都 为之相形失色,“晋楚”是两个古国名,泛指山西两湖地面,因为制谜是允许谜面曲解的 ,所以谜作者利用现成句来隐藏他的机匦,这时虽借训诂有涉艰深之嫌,也所乐用了,于 是来查字义,“晋”与“进”同音通用,“楚”有痛苦之义,好了,谜面的意思经此一曲 解就成“进入痛苦就会失去充实感”,猜出了《兰亭诗序》的“快然自足”,底意原是“ 快乐而自感满足”,不用太多变意就能解释得通,而且用的是反击法,谜从扣合神气上说 ,是很可称道的,但面上别解厉害,诡谲过甚,读来终有晦涩牵强之憾。 例3 孤帆南去如飞鸟(猜称谓) 中人 评释:谜面构撰,以写景见胜,但见水天一色,孤帆远悬,分不清究是天边之鸟还是 水中之舟。观他扣合谜底,全用象形手法,孤帆依例像“虫”,国画家画飞鸟总是象征性 地正反颠倒写着一个个的“人”字,谜面先有了“虫”和“人”,比谜底的要求多了一平 一点,于是利用谜面“南去”的提示“去”除它,因为我们猜谜,有方位去除或添入之法 ,其方位是以地图方位为依据的,南在下端,故“虫”的“南去”就成了“中”,这里要 说明一下,我的这个解法是在通读全谜之后而作出的,如若捂去谜底,二三下子是不会悟 出此中消息的。因为他先由“孤帆”生出一个“虫”字来,又平空去其南端,这一切都在 暗地里进行,有如魔术师的空中取物,至于以“飞鸟”扣“人”,毕竟还很生疏(雁阵扣 人倒是见烦了的),所以如我一般普通水平的,是很难不靠提示而猜出谜底“中人”来的 。在作过面底对照后,又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心思的纤巧,因为太“纤”,所以不大耐得推 敲,又因为太“巧”了,所以入涩难猜。 例4 宜其室家(猜泰国地名) 合艾 评释:谜面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个谜面扣底的 关键在“室家”的词义上,“室”《礼记·曲礼上》说:“三十曰壮,有室。”有室就是 有妻,是说古礼规定男子到了三十岁,壮了,就可娶妻。“家”是男女互称的,也与嫁通 ,则专指女子,古礼规定女子可以“家”的年龄是二十岁。谜面“室家”既“宜”,则男 女双方的年龄合起来恰好五十。谜底“艾”,原指苍白的颜色,古代用来对老人作尊称, 还是《礼记·曲礼上》说的:“五十曰艾”。底面一对照就清楚了,“宜其室家”就是“ 合艾”。这谜面底全靠字义训诂来扣合,谜解又须多一层转折,转折人底又很单薄,使人 读之有艰涩乏味的感觉。镇江金小曼谜友说:“若猜谜竟成训诂考试,有失猜谜本意。” 将之举入病例,理由就在这里。 例5 天子三推(猜聊目二) 王者 农人 评释:这个谜面挂将出来,相信非饱学之士是不敢问津的。我们猜谜,皆赖破面得底 ,如果连谜面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要如何去索猜?这并不等于说有绝对不能猜的谜,因为 无论什么书,再僻也会有人读,这个谜面的出处,作谜者不就是读了的一个么!所谓“天 子三推”,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耙,……师三公, 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这是古代帝王劝农 的仪式,皇帝老子到自留地耕田,扶着犁走三趟做做样,于是三公、九卿们就依样五趟、 九趟地去犁,犁完了回宫饮宴去,让天下农夫千百万趟的犁去。这在古代一开始对民生是 有所鼓舞的,但后来就流为形式了,然而,实在劝农也好,流为形式也好,这“天子三推 ”之后,作为民“王者”就有了“农人”的美誉了,这就是本谜扣合的缘由。如此冷僻的 谜面,花大力气猜破了,看看也不外尔尔,像外表很威武而内里实在“荏”得很的人一样 ,徒然增人反感。 犯艰僻毛病的谜,还有一类,与上面所举的不同,它的“僻”不在于出处扣合,而在 于谜目,有些人很喜欢出僻目,我们猜谜是根据谜目要求的范围去求底的,如果谜目冷僻 ,像《四书》句,《诗经》句,《易经》句,甚或《尔雅》句等,读者人少,加之要从浩 瀚的词句中觅出一句二句来猜射作底,一如大海捞针,岂止“乱人神思”而已!更有一类 介乎前二者之间,挂目虽不甚僻.但求猜之底却甚少为人所知,如古朝年代的不著名人物 ,大卞万物之稀闻少见者,如果作者偶于字里行间发现,觉其可以入谜,遂取面扣合,喜 其切贴,制成之后自赏不足,居然拿出来求射,必然知音难逢。《邃汉斋谜话》举有此类 “虽极有心思,而知者甚少”的谜例,这里附录几则: 始为饮食之人(猜唐人) 膳祖 仲尼之徒(猜明人) 习孔教 众山皆响(猜乐器) 应谷 故烧高烛照红妆(猜花名) 却睡 面对这些连专习古籍的清末谜家也以为“生涩虽工、猜者不乐”的谜作,再看看我们 现今的谜作,用僻底的已是明显的少了,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接触的是不断涌现的新事 物,捕捉新事物入谜已成风尚,但有时又会因“新”而生“僻”。所以我们制谜,要时刻 注意你的作品的可猜性,九江涂承荣先生说得好:“灯谜是供人猜射的,无猜射即无灯谜 。制谜、选谜应有群众观念,把灯谜弄得使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以至无人问津,终非 好事。”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19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