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论坛灯谜乐园谜艺无涯 → [原创]雕龙札记


  共有816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原创]雕龙札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路边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笑星
等级:总督 帖子:329 积分:1174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4/10/12 19:41:13
[原创]雕龙札记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30 15:05:16

雕龙札记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随着时代之迁移、文学风尚之不同,人们对它的评价亦不断变化。在我谜界,也是重之又重之,但似乎并非“谓之深得文理”(沈约语),唯对其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一语倍为推崇,滥引之极,乃成名句。我遂感慨油生,每有空暇,辄翻阅数纸,有时信手将感想记于卷端.过些时日,自觉感想之偏颇或谬误,又将感想之感想写下,弄得全书斑驳不堪.今将其中与灯谜创作、欣赏和研究有关的部分整理出来,扩成下列文字,当然算不上“自出心裁,发挥道妙”,也并非《文心》专门家体大而虑周,仅为个人观点,聊与谜学界同行添话。

(一)对谜语的轻蔑 谜也者,目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眩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谐隐》) 谜界常引此句为谜之特征。 《谐隐》一篇,主要论述的是具有讽刺意思的诙谐文,有些近似于笑话,但含意在于讽喻,与单纯的引人发笑之笑话不同。就该篇之例举来看,宋玉之《登徒子好色赋》,史记之《滑稽列传》,汉书之《东方朔传》,都是诙谐的讽喻文章。刘勰对此是十分推重的,谓为“古之嘲隐,振危释惫”、“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但刘勰赞誉的谐辞显然不是“谜也者”,按刘勰之意,谐隐应有两种:一种是在文章里运用的诙谐的笔调或讳饰的 手法,一种才是独立的“谜也者”——“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题引一段文字指后者。由于正统观念的作怪。刘勰对民间文学颇为歧视,口气也相当轻蔑,如“蚕蟹鄙谚,狸首淫哇”之类。看来,刘勰真正赞誉的只局限于“有文学味道”的讽喻文章,而决非描述一段特征的“谜也者”!凡事不可偏听,是也。 囫囵引刘勰之语扯为虎皮而得意者,恐令智者失笑,而今人周振甫先生在注释《文心雕龙》时说:“到隐语失去了讽喻,化为谜语,那是属于测验暂力的游戏,又谈不上文学价值了。”目光短浅至此,同样令人忍俊不禁。

(二)谜有作品与伪作品。 文采所以饰言,而辨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采》) 有了情性再加上文采,才是美。这是刘勰对写作的杰出见解。 我在一篇题为《浅谈灯谜的诗化倾向》的文字中曾提出:“谜人应兼有诗人的气质”,实际上是说完善的灯谜作品需要具备象诗歌那样的文采,这大约是谜学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条件罢。一千多年前的刘勰早已强调文学以“述志为本”,但“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没有一定的文采是不能成其为文学作品的。“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想必灯谜创作的根本原则也应是在确立内容的基础上,再据以运用相应的文辞采饰来表达内容。那就要看作者安章择句、著意熔炼的功夫了。 诚如是,我们可称谜为“作品”。 否则呢?不妨称之为“伪作品”。 题引文字是刘勰“情采论”的著名论点,并据此主张作品内容与辞采是不可偏废的。如果说灯谜的扣合与别解乏程是内容,面底锤炼字句是辞采的话,辞采依附于内容而生,内容则有待于辞采来表达,那些只重内容不重辞采的谜作往往是没有生命力的。绍兴章镳在批评那些反对“诗话灯谜”主张的人时用了“懒惰”二字,已是一针见血。 谜有作品与伪作品。作品可供人研究、欣赏,好比是诗词;伪作品可供人娱乐、增趣,好比是顺口溜。分开来论,我觉得对摆正灯谜的文学位置有好处!

(三)灯谜鉴赏非易事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知音》) 刘勰指出知音(文学批评与鉴赏)之难,竞有“千载其一”之喻,夸张之极,虽并非不可知论,也非让人知难而退,唯强调其难,令人动容!如此之难.难在何处?难在“贵古贱今”,难在 “文人相轻”,难在“信伪迷真”,难在“知多偏好”。 前两“难”,好象在我谜学界并不存在。今人你评我、我赏你,广引博征好泥古,一派赏评风盛景象。写谜评的几比读谜评的人多矣。但我们读到的好评文并不多,这其中就体现了刘勰所言的后两“难”,毕竞“知实难逢”。 无论灯谜鉴赏者动机如何,“以常情览巨异,以褊量测无涯,以至粗求至精,以甚浅揣甚深”(《抱朴子·尚博》)之文,时见报刊.其间不得原谜精髓者,十常五、六焉。信伪迷真者,视其容必誉其美.闻其声即赞其绝。逢谜必赏,拾谜便夸,我怀疑是否谜评太易写且太易发表乎!“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志,不具夫子之忧而欲知文王忧.则几乎罔矣。”(《文史通义·知难》)) 刘勰说:“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此鉴赏工作之主观上的“难”。所谓人见人爱的美女不多,人见人赞的谜也少。多数是一谜之下,有人击掌,有人撇嘴。“香山于张籍之古淡,韩昌黎之雄奥,李义山之精丽,无不推重。而元稹与之同道,不足异也。”古人尚如此,今人又若何? 灯谜鉴赏,决非易事。而今“谜评家”群起,这里面有没有“应付稿事”?有没有“滥竽充数”?有没有“互相吹捧”?请谜学界同行拭目。

(四)绝佳的情景交融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物色》) 气貌指物的形貌,采声指文采声律。清代纪昀评曰:“‘随物宛转,与心徘徊’八字,极尽流连之趣,会此方无死句。”灯谜作品虽与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其它文学作品略有不同,却也应有“触景生情”之笔。“斜月孤星,离人泪,点点滴滴”射“然”字,便是作者看到“然”字形状(景)之后产生了一种情绪从而创作了谜面。这与看到秋天的枫叶之后,感叹“朝来谁染霜林醉,点滴是离人泪”(《西厢记》)的创作情感就非常相似了。 而且创作时不同的作者之触景生出之“情”也不尽相同。同是秋天的枫叶,杜牧却写下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与《西厢》截然相反。谜作的这种现象也随处可见,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两行怨泪偷频滴”均射成语“下落不明”,则一喜一悲,情趣盎然。至于灯谜“撞车”现象则可视为“生情同至”而为。“物色相召,人谁获安”,刘勰总结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是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谜道莫不能外。 谜作能抒发源于谜底字形字义中包蕴的某种感情,窥情于谜材之上,钻貌于别解之中,才是上乘。 灯谜作品能“情以物迁”(触景生情)已属不易,而要达到“情貌无遗”(情景交融)则更难。前文举例“下落不明”之谜作允称佳构,唯憾其作只是停留在“情以物迁”之地。缺乏余音,难以引起共鸣;而谜作“桃花潭水深千尺”射成语“无与伦比”由景直抒原诗意境,呼应诗句前后,贯通诗情,已达“情貌无遗”之界,遂成绝佳。

(五)透过“风骨”认识好谜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晌凝而不潞,此风骨之力也。 (《风骨》) 灯谜作品亦应有“风骨”,唯“风”、“骨”皆以物为喻。难以确切理解其含意。那么.谜作应具有怎样的“风骨”呢? “风”应是对谜作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是“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我以为,所谓谜之“风”,是指教化感人之力,是要求谜作抒情鲜明、言以足志。意气骏爽的谜作方有风(意指思想感情,气指表达思想感情的精神)。如谜“白头方悔读书迟”射学科“预应力学”,在完善的谜技下又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直具感动人的力量,正所谓“深于风者”。 “骨”应是对谜作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也就是说,谜作运用文辞要有“骨”。“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我们不妨将文辞精练、辞义相称称为“谜骨”,这一点,对要求扣合严谨、无一闲字的灯谜来说应不在话下。如“巧布棋子,独具匠心”射古人“李斯”,可谓谜骨挺拔、端正劲直的佳构。 不过,套刘勰原文还不能盲目。刘勰是只要作品内容有新意、文辞精炼,就认为有风骨。至于内容思想性高不高,可以不管。刘勰既然也提要“化感”,思想性不高的作品“化感”力量就微弱或根本谈不上,那才是“风末力寡”。这是刘勰讲风骨的历史局限。今日之谜界,对“此去泉台招旧部”射“阴谋集团”颇有微词,想必是刘勰料想不到的。 谜作要佳,需具风骨,则在声律畅调,鲜明有生气;练字坚确,挺拔有条理。我们制谜,不妨追求风骨,努力克服贫乏、芜杂、浅露、诡诞和声悴而理拙(刘勰指出的文病),同样,对风清骨峻的谜作也会赏之有道。总之,研究风骨,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灯谜作品大有益处。

(六)呼唤实实在在的理论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通变》) 范文澜著《文心雕龙讲疏序》中说:“读《文心》当知崇自然、贵通变二要义;虽谓为全书精神也可。”可见,刘勰文学论中的“通变观”颇具重要性。作为谜学,不可不借鉴之。 不难理解,刘勰的“通变观”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继承与革新之意相去不远。谜学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质朴到华丽、由疏浅到严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体现了“通变”的必然规律。“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无时无刻不与谜同在。 我们对师承古谜学、汲取前人精华的研究,今天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以《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为代表的一大批论文,对古谜学在理论上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探讨,令人惊喜,其意义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对令人今谜的研究,未免过于疏懒。我曾读到《小说二十二家批评》、《贾平凹评传》等书,却很难读到研究及褒贬当今谜人谜作的文籍,能窥得一鳞半爪的便是几乎俯拾即是的“佳谜赏析”短文,而这些短文又多数是不足为凭的,不可能较全面、较准确地反映当今谜人谜作的风貌。 我想,在谜学“通变”的过程中,重点探讨谜人谜作的书籍必然要问世,且非问世不可。 《通变》是研究怎样使创作向好的方面变,纠正向坏的方面变。我以为灯谜的发展总的来说是向好的方面变,但也难以理解一些谜学者浮夸风气的萌生,我指的是两种情形:一种是曾风靡一时的“新谜种”的泛滥及其夭折;一种是食古不化、名词堆积的灯谜论文“涌现”及其曲高和寡,倘若我们深知“古无而今有,则不宜强古事以傅会;古有而今无,亦不宜以今事比合”的通变观,就会有足以让优秀的“新谜种”光大的理论基础,从而在“乌合之众”中脱颖而出,就会有实用价值更强的谜论令人击节。 “事穷则变,自然之理,抱持腐朽,危政实多。” 重研究、重“通变”,将永远是谜学发展的大趋势。

本文原载《中华谜联》96.2上,无电子版。今穷3小时之功打字,敝帚自珍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16:21:25编辑过]


一切领导说了算,两个凡是记心间
[本帖被加为精华]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ingbiling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总督 帖子:1060 积分:463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2/11/2 10:05: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30 20:25:15

好文!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路边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笑星
等级:总督 帖子:329 积分:1174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4/10/12 19:41:1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5/1 0:08:59

最下面一行字看到没有啊


一切领导说了算,两个凡是记心间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燕赵梁兄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监生 帖子:10 积分:8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2/11 17:23:4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5/1 8:21:11

楼主辛苦,学习了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半双筷子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甲 帖子:302 积分:1057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2/12/13 18:51:37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5/18 13:11:02

不迷信前人,有自己的见解!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行云流水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廪生 帖子:45 积分:21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5/25 14:50:4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5/30 11:23:43

已阅   下通知组织学习讨论  好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