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论坛游子盛宴随便聊聊 → 为什么美国既令人着迷又遭人痛恨


  共有459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为什么美国既令人着迷又遭人痛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头菜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童生 帖子:3 积分:6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4/5/21 18:04:53
为什么美国既令人着迷又遭人痛恨  发帖心情 Post By:2004/5/21 18:07:27


 王义桅 
  
 
  2000年夏刚到美国时,有两件事情让我这位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特别吃惊:其一是除了
阿以间的暴力冲突,电视节目很少有国际新闻。这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美国不是超级大
国吗,应该一天到晚关心世界才对呀?!其二是非常兴奋地陶醉于美国的自然、人文环境,
有个哥们对我泼冷水道:“说美国怎么好,没有什么稀奇;说美国怎么坏,才算真 正地了
解美国!”半年以后,交税的繁琐和丢失钥匙的烦恼,让我开始抱怨起了美国,也算开始真
正了解美国。 
  
  美国对世界的无知、麻木和遭人嫉恨,终于酿成了“9.11”悲剧。美国从令无数人向
往的天堂变成“舍得一身剐,敢把美国拉下马”的对象。其间转变对自恃优越而傲慢的美国
人无疑是当头一棒。“9.11”事件发生不久,《纽约时报》以大幅标题“他们为什么仇恨
我们?”引发了美国人的反思。探讨为什么美国既令人着迷又遭人痛恨,就是新近出版的《
鹰的阴影》一书的主题。作者马克.赫兹加德通过游历世界,收集了15个国家的人们对美国
的看法,对美国的国际形象进行了深入反思。由于该书敏锐地抓住了“9.11”后的重大话
题,游记和评论相结合,文笔流畅,进入《纽约时报》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 
  
  “9.11”使一切都变了? 
  
  有两句谚语时常挂在美国人嘴边──“美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国家,因为美国就是世界
”(TheUnitedSt atesisuniqueintheworld:Theworldishere!);“凡是有利于美国的,也就
有利于世界”(Ifit'sgoodforAmerica,it'sgoodfortheworld)。书中写道,托克
维尔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美国人习惯于“生活在一种长期孤芳自赏的状态……只有陌生人或
者经历过能够带来一些真实的东西,才能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如果没有“9.11”事件,
美国人不知还要等多久才能从这种例外主义与优越感中清醒过来。 
  
  “9.11”事件后,美国的确变了,变得越来越不那么可爱了!再去美国,尚未入境,
繁琐而非人性的机场安检就让人反感──不是非得去不可就不要再去美国! 
  
  无知、天真与傲慢 
  
  美国人看世界是内外有别的,描述自己的是一套动听的词汇,反对自己的则贬为另类。
比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政权更迭”(regimechange),其中的“政权”一词对“邪恶轴心”
用的是“regime”,而自己或同类向来用“administration”。 
  
  书中以生动的例子描述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盟国、友邦、敌国在内的人民是如何惊诧
于美国人的无知、天真与傲慢的。笔者个人的经历充分印证了书中的观点。听说北京赢得奥
运会举办权,一位美国同学跟我讲,“原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呀。” 
  
  美国人不仅不了解外部世界而且不了解美国在世界上的作为;就算有所耳闻,也是以另
一套逻辑阐释。书中写道,“美国人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美国在海外所犯下的这些恶行,和其
他寡廉鲜耻的行径。”作者将美国称为“健忘的帝国”。尽管美国当年在日本扔下原子弹,
在越南、拉丁美洲等地屠杀过无数平民百姓,但是“美国主要的演说家从来就没有将美国自
己作为恐怖主义的罪犯,只有那些对美国发动了军事行动的人与美国的死敌,才能被定义为
恐怖主义分子。” 
  
  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天真很容易为政府和舆论利用。伊拉克战争前夕,笔者赴美
开会,只见广播电视报道的都是美国应如何担负其天定命运、消除对世界的威胁;萨达姆不
幸就在这种鼓噪中被描绘为迫在眉睫的威胁。 
  
  美国人的自恋情结 
  
  由于美国完全按照自己的视角看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世界,因此美国人的反思向
来是不彻底的。“9.11”事件之所以发生,美国人更倾向于认为恐怖分子是被“邪恶政权
”的领导人蒙蔽、利用而盲目仇视美国,因而“反恐”就要改变这些“邪恶政权”,同时向
这些国家被蒙蔽的人民传播真理,加大对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公共外交。 
  
  美国人宁可否定世界也不会否定自己,具有浓重的自恋情结。这一点,作为美国人,作
者难以超越。《鹰的阴影》一书的结尾写道,“以前,我根本不知道月光下还有彩虹的存在,
事实上这种彩虹是非常稀有的。然而,生活充满了珍闻奇事。真是非常美好的感觉。像火山
那样,既是那么美丽而壮观,又是那么残酷而致命。我们美国,为什么不能既开明又强大,
既富有又善良,既坚强又伟大呢?尽管美国有这么多的瑕疵,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可能发生奇
迹的地方!” 
  
  美国人开朗活泼的性格和自恋情结绝对不会写出《丑陋的中国人》那样的自卑与自残。
《鹰的阴影》一书的局限性也就可想而知。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室副主任)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