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游子吟论坛  (http://www.youziyin.com/bbs/index.asp)
--  华清谜会  (http://www.youziyin.com/bbs/list.asp?boardid=10)
----  [佳谜评析]君父重托,不敢就死  (http://www.youziyi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id=3039)

--  作者:少踢我一腿
--  发布时间:2004/2/16 0:29:47
--  [佳谜评析]君父重托,不敢就死

                   

谜目:招生名词 谜底:国家任务生

作者:潮州·郑百川 评析少踢我一腿

谜面为作者自撰,它将一位愚忠于“君父”的“子民”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成谜上作者运用大拢意的手法,“君父”即可以寓指为“国家”;“重托”为“任”;“不敢就死”扣合“务(必)生”,将这三部份缀合起来,谜底就跃然而出了。谜底中的“任务”本应为一动宾结构的词组,“务”原意为“【名】任务;事情”,成谜时曲解为“【副】必须;一定”。谜作者将“任务”肢解为“任”和“务”二部份分扣,使“务”字的词义和词性发生了变化,并使谜底必须自然地顿读为“国家任/务生”。斯谜经这样顿读和别解,使这则作品意趣融洽,语气神情,宛然纸上。

儒家法律文化的特质之一是“尊君权”。按照儒家的设想,“君父”对“子民”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尊君”就成了其法律观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一法律观有一个前提,《论语·先进》中指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也就是说君主必须是仁君、圣君,应是万民之父。臣民对圣君要绝对服从,但对于暴君则可以“易位”、“放伐”甚至“诛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儒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君父”与“子民”在人格上的平等和权利义务的相对性。儒家的“尊君权”尚不同于独断的绝对君主专制论,它是一种以民本主义、家庭伦理主义为底蕴的相对君主专制论。由此也可以告诫我们,千万不能片面愚忠于“君父”,更不能够因为是“君父重托”而“不敢就死”了。这是我品尝此谜而浮想联翩得到的,但这已经是成了题外之话了。